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粤交警) 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共计40日。记者从广东交警获悉,春运期间,预计返乡、探亲、旅游等各类交通出行需求旺盛,道路流量大,风险突出。 出程高峰将从1月15日开始 据省交通运输部门预测,1月14日至2月22日,全省高速公路总车流量将达到2.8亿辆次,日均车流量约701万辆次,同比2024年春运上升2.39%。其中,出程流量高峰期集中在1月15日至17日;出程缓行高峰期集中在1月19日至22日,1月20日10时至15时达到缓行峰值。返程流量高峰期集中在2月3日至5日;返程缓行高峰期集中在2月3日至5日,2月5日13时至15时达到缓行峰值。 据预测,G0421许广高速广清高速段、G35济广高速公路河源段、G75兰海高速公路湛江段、G9411莞佛高速虎门大桥段、S41广州机场高速等部分点段易缓行,广大驾驶人可多加留意,尽量绕行。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春运热度整体较2024年更高。从境内租车市场来看,省内春节最热门目的地包括成都、三亚、昆明和广州等城市。冬季避寒趋势明显,热门自驾目的地大都位于南方,如云南、海南、广东等地。 春运交通安全五大风险提示 据广东交警研判,2025年春运期间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主要存在“5个风险上升”的情况: 主干公路流量激增风险上升。春运期间,客货运仍将持续处于高位运行,包括节前人员返乡过年流、过节物资保供,春节期间探亲访友、旅游出行,节后返校流、务工流、物流运输等。高速公路及国省主干公路将长时间处于高流量状态,客货车辆混行碰撞、车辆连环碰撞事故风险急剧上升。 小客车自驾出行事故风险上升。近3年春运期间,小型客车肇事死亡占总数的44.7%,4起较大事故均涉及小型客车。2025年春节假期实行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预计春运期间小型客车自驾出行意愿将进一步增强,节假日期间超员载客、新手驾驶等情况也较为突出,交通事故风险上升。 货车春运首尾肇事风险上升。近3年春运期间,货车节前事故高发,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相对较低,元宵节后将重新回到较高水平。预计春运前期,各类大宗物资及年货消费品运输需求旺盛,春节假期货运处于低位运行,但元宵节后货运将快速恢复。 酒驾醉驾违法肇事风险上升。近3年春运期间事故中,酒驾醉驾肇事占7.5%,占比较高,比例远高于平日和其他节假日。今年春节假期长,预计亲友聚餐增多,酒驾醉驾肇事风险更加凸显。 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风险上升。今年春运期间,农村地区群众返乡、探亲访友、赶集庙会的出行需求将显著增多,农村道路人流、车流增加,农村“两违”、无证驾驶、酒驾醉驾等重点违法行为高发,事故隐患突出。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秦国威) 记者昨日从广州南站获悉,春运期间,广州南站预计到发旅客2016.8万人次,日均到发50.4万人次。其中,预计发送旅客1020.2万人次,高峰期集中在1月22日至27日(年廿三至年廿八),最高峰日为1月27日(年廿八),发送36.9万人次。预计到达旅客996.6万人次,高峰期集中在2月2日至9日(正月初五至正月十二),最高峰日为2月4日,到达38.5万人次。 计划加开夜间高铁103.5对 今年春运,广州南站客流高峰较为平缓。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交织出行,主要去往湖南、湖北、河南、贵州、四川、重庆、潮汕等省市。节后务工流返程高峰延后至元宵节过后,探亲流与务工流、学生流错峰出行。 为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广州南站春运期间计划开行营业列车601.5对,同比增加24.5对。其中,客流高峰日0时至6时间计划加开夜间高铁103.5对。客流高峰期间,广州南站开启72条实名制验证通道、48条安检通道,保障旅客顺畅出行。夜间高铁开行期间,广州南站各场所通宵提供服务,保障旅客夜间食品、热水供应充足。 从目前售票情况来看,1月14日至24日,广州南站去往上海虹桥、深圳北、珠海、湛江西、香港西九龙方向余票较为充足,去往长沙南、武汉、郑州、北京西、昆明南、重庆西、贵阳北、成都东、汕头等方向的车票比较紧张。尚未购到票的旅客,请使用铁路12306“候补”购票功能,广州南站将根据大数据精准加开列车。 增设5台智能机器人,方便旅客咨询 春运前期,广州南站启用12个“交互式”人工窗口,面对面为旅客一窗办理“售退改”等业务,并设置老人优享、学生票、团体票、信息采集以及纸质临时身份证明等专窗,方便不同需求旅客快速办理业务。升级遗失物品管理系统,增设遗失身份证自助领取机和其他遗失物品自助领取柜,旅客可凭取件码等快速领取失物。 此外,广州南站在三层候车室新建“旅客阅读空间”,设置自助借阅机,可免费办证、借还、阅读,外借图书可归还至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任一图书馆。新建“初心·春澜”音乐厅,旅客可预约演奏钢琴,享受美好旅途时光。 为方便旅客快速进站乘车,广州南站率先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指引方式。线上依托“铁路12306”平台,研发“交通接驳”智慧系统,旅客购票成功后点击手机短信链接,就能知晓最短进出站和便捷换乘线路信息。线下在一层、三层增设5台智能机器人,人机对话就能轻松咨询检票口、洗手间等信息。更新引导标识3800平方米,特别是在站台层、出站层增设线条式的引导标识,更加方便旅客换乘高铁、地铁和去往各出入口。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李天彦) 昨日,中山八路公交站场正式重启运营。升级后的公交站场成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站,市民公交接驳地铁出行更为方便快捷。 作为承载广州街坊公交出行记忆的重点枢纽公交站场,中山八路公交站场在原址荔湾区中山八路64号重启。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在站场首层候乘,该层采用“堤岸式”布局,待发车辆开至对应发车卡位,乘客可顺畅、安全上车。 不少街坊从中山八路进入站场后,先在入口位置驻足细看站场张贴的指南,查看自己要乘坐的线路及对应的卡位,再“对号入座”。“环境很好,不怕晒,也不怕淋雨。”街坊卢阿姨对站场的整体环境点赞道。她还表示,站场给出的指引很清晰,跟着指示牌就能找到卡位,在站口等车就可以。另外,升级后的站场还新增了洗手间、茶水间,充分照顾市民各种需求。 “这个站场有不少我的童年回忆。”梁同学是一名巴士迷,小时候经常坐208路到中山八路总站。他表示,以前的中山八路总站是露天的,只有大棚,升级后变为三层。“候乘区环境更好了,更现代了。” 余叔家住中山八路附近,昨日也赶来体验。“以前总站是个大棚,现在共有三层,环境变靓了。”余叔说,总站增加了专门的卫生间、茶水间,变得更方便了。 据了解,中山八路公交站场共引入线路18条,其中日间线路13条,夜间线路5条,线路包括8路、9路、82路、104路、107路、109路、132路、133路、204路、208路、250路、413路、旅游公交2线、夜6路、夜33路、夜37路、夜58路、夜78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