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绪消费”,买的是愉悦和放松
最近一段时间,“情绪消费”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与以往的消费需求不同,情绪消费的商品实用性不强,有些甚至没有实体产品,但满足了年轻人的好奇心和释放情感的需求。 在消费者的助推下,“情绪消费”相关产业链“闻风而动”,动漫周边、疗愈、手工DIY、演唱会等迎来新机遇。未来,情绪消费市场可能会有更多个性化、情感化的产品出现。此外,消费者对情感满足的需求将不止于物质上的满足,或将更加注重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A06~A07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柳静 模式一 每月花几百元“吃谷子” “谷子”是英文“goods”的谐音,代指和动漫、游戏IP相关的纪念品,铁皮徽章、亚克力摆件等小玩意都被称为“谷子”。在二次元群体里,“吃谷”就是“买周边”。 对于“吃谷人”而言,谷子不仅仅是商品,而是连接虚拟和现实的纽带,在某种意义上为“吃谷人”实现自己与喜欢的角色在现实世界中的见面。“我一直觉得当代年轻人爱‘吃谷’是必然的。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买谷’是不用花费太多精力还能比较好地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谷子”爱好者彭彭告诉记者,“吃谷”是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也是自我情感的投射。 “‘谷子’作为现实与虚拟的纽带,可以让我在里面找到精神寄托,实现情感宣泄;‘谷子’有陪伴价值,能让人在收集和获得的过程中达成心理满足感。”彭彭说,她从去年1月开始“吃谷”,到现在刚好一年多,花了差不多6500元,平均每个月花费500多元。“在付款的那一瞬间和拆箱的那一刻,我是最快乐的。特别是当我收到自推的稀有款时,那一瞬间的愉悦真的很让人上头。”彭彭说。 “上班压力大的时候,特别享受拍下‘谷子’那刻的快乐。”喜欢收集“谷子”的Emily也向记者表示,“被二次元包围,带给我的是短暂的安全感和快乐,让我觉得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分子,可以短暂地逃离烦恼。” 对此,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年轻人热衷于“吃谷”,反映他们对二次元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对年轻人而言,“谷子”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情感的载体和社交货币,可以满足其在情感价值、社交需求与身份建构上的多元化追求。 模式二 下单找人聊天“哄睡” 遇到糟心事、工作学习压力大,只要花几块钱就能下单找个“聊天搭子”或“专属树洞”……作为陪伴经济衍生的另一种形式,与陌生人线上聊天,正成为许多“社恐”人士寻找情感释放的最新方式。 “纯绿色树洞,倾听聊天,分析解忧,平复心情,梳理过程,提供方案。”“很难受很焦虑,不想告诉朋友?欢迎来找我倾听,帮忙开导。”记者在某线上交易平台搜索发现,提供“树洞”“聊天搭子”服务的帖子不少,每半小时的聊天价格从3元~10元不等,有的还注明若有语音需求,需要额外收费。 肖小姐告诉记者,她之前就在线上下单过“树洞”服务,“我平时不太喜欢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身边的人总是让我感到不安。”她觉得,“树洞”就不用担心被别人评判,说什么都能被接纳。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心理负担,降低精神内耗,让人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释放情感。 还有人则通过网络服务请人打电话“叫醒”或“哄睡”,“我之前失眠点了一个‘哄睡’服务,对方的助眠方式以讲故事为主。”饭饭说,因为对方的声音很好听,她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种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能带来温暖的陪伴感,犹如黑暗中点亮的一盏小灯。” 在业内人士看来,“哄睡”可以起到辅助睡眠的作用,或者能够为对方减缓一定的心理压力,缓冲工作生活以及睡眠当中的焦虑情绪。不过,有专家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睡眠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可能是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或社会学因素。对于重度失眠患者来说,应该接受有针对性的专业治疗。 模式三 看演唱会脱口秀取悦自己 看演唱会、脱口秀等也成为年轻人取悦自己的线下消费场景。“看演唱会比看心理医生有用。”小花向记者表示,“作为一个情绪细腻敏感的人,在一场3小时的演唱会里,我可以暂时抛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堪,静静地感受每首歌、每句词所表达的情绪。” 小花说,生活中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演唱会就像游乐园,再多的焦虑不安,在进场的那一刻就都被治愈了。“在这几个小时里,我忘掉了烦恼,忘掉了不开心,从他们的音乐和温暖的话语中汲取积极的力量。当我走出场馆的时候,我会觉得生活好像没有那么糟糕,坏情绪也不那么严重了。” “演唱会带来的快乐不仅仅限于那个夜晚,这份快乐是流动的,是可以扩展和延续的。”小花告诉记者,她一年至少会看三场演唱会,花费在万元左右。去年看了林俊杰、五月天的,还跟着演唱会开启“说走就走的旅程”。“每次看完演唱会都会开心好几个月。”小花说。 陈敏则是脱口秀爱好者,“很感谢脱口秀,它教会我不再执着和难过。”她表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各种压力,而脱口秀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调侃生活中的琐事、烦恼和社会现象,让人在捧腹大笑中忘却压力。脱口秀演员吐槽上班的无奈、奇葩的相亲经历,分享家长里短的趣事等等,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让大家在笑声中释放情绪。“看脱口秀就像是和周围的人一起看了一场烟火大会,你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跟着欢呼。”陈敏说。据了解,一场脱口秀的门票价格在200元~500元之间。 模式四 体验疗愈做手工释放焦虑 据了解,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消费新理念,不断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催生一系列以疗愈、冥想、手工DIY为代表的线下新业态。《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因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而进行消费。 “做手工是最能提升幸福感的方式。”在广州某咨询公司上班的李小姐表示,压力大的时候,她会选择做手工,“只需要按照计划拧好一颗颗螺丝,就能组装起一张漂亮又实用的桌子,是一件充满确定性、具备掌控感的事!”在她看来,当目标在手中达成的那一刻,工作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烦恼便被抛诸脑后。 “这可能是我释放焦虑和缓解紧绷情绪的出口。”雯雯的生活中也穿插着很多做手工的时光。“曾经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工作、生活都一塌糊涂,幸好有手工陪伴我,一针一线,漂亮的布料和花边,让我不再低迷。”在花费方面,“编织机花了2600元,毛线等材料陆陆续续花了7000多元。”雯雯告诉记者。 还有的年轻人则迷上疗愈体验,“我第一次体验芳香疗愈和颂钵,真的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好像穿越到另外一个时空。”桃子告诉记者,她先是跟着老师静坐冥想,去观察自己的每一次呼吸。一开始很难静下来,之后在迷迭香和薄荷的混合香薰中快速进入状态。“颂钵的声音响起,好像有一种温柔的力量拂去肩上的压力。这种声音能够穿透内心,紧张和焦虑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桃子说。 珠江新城一家自然疗愈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有不少消费者热衷体验疗愈,在该店消费,线上购买消费券后均需提前预约场次。据了解,芳香疗愈和颂钵的每次价格一般为150~300元。其中,颂钵价格较高,为300~800元不等。 情绪消费VS传统消费 掌如研究院院长何基永指出,情绪消费与传统消费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侧重于满足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情绪消费往往更加个性化和灵活,更多关注消费者的情感体验和社交互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是个性化消费。年轻人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情绪消费恰好符合这一需求;二是社交互动。情绪消费中消费者寻求社交支持的现象,表明社交互动在消费行为中的重要性增加;三是关注精神需求。情绪消费反映了年轻人对精神满足的重视,这种重视可能会在消费行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四是新的消费模式。情绪消费是新的消费模式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了消费行为的多样性和变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