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钓鱼不为鱼!“水上高尔夫”把年轻人迷住了
□A08~A09 策划 伦少斌 胡巧娟 统筹 马向新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李龙(除署名外) 近年来,一群挎着多功能腰包、手持短竿游走垂钓的年轻人走入大众视野。不同于传统的竹篓马扎,他们反复挥动钓竿,让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假饵在水面划出不同轨迹——这种被称为“路亚”的运动钓鱼方式,掀起户外社交轻运动热潮。 挥竿抛线、刺鱼上钩……在各大社交平台,这种假饵入水勾起水花的动态美感视频广泛传播,同时催生了不少路亚达人。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广州近郊的路亚基地发展迅速,专业俱乐部会员数量成倍增长。从千元入门套装到万元级专业装备,不同背景的路亚爱好者在这项户外社交轻运动中找到了共同话题。 钓鱼不为鱼,他们沉迷“水上高尔夫” 路亚,是外文名“Lure”(诱饵)的音译,是一种通过操控拟饵模仿弱小生物的动态,吸引掠食性鱼类攻击的钓鱼方法,以环保、动态操控和全身运动为特点。与“稳坐钓鱼台”的传统钓法不同,路亚需要主动寻鱼,更多的时候需要持续走动,不断变换标点,抛竿频率极高,有时每小时达上百次,业内人称其为“水上高尔夫”。 “成功刺鱼且顺利钓获的瞬间,肾上腺素飙升。”为什么喜欢路亚?从小就爱挥杆的鑫哥告诉记者,这种钓鱼方式在鱼给口(开口)及刺鱼的瞬间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是钓鱼人最兴奋的时刻,整个过程充满技巧性与爆发力。身为路亚达人的鑫哥打开钓箱,向记者展示了“面条虫”“土豆”“小蜥蜴”等造型各异的人工拟饵,这些栩栩如生的硬饵、软饵达数十种。比传统鱼食环保、时尚的人工拟饵,也成为不少玩家DIY路亚时的乐趣之一。 为何这些假饵能吸引鱼儿上钩?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路亚钓法主要在于吸引肉食性、攻击性鱼类,譬如鲈鱼、翘嘴、鳜鱼等。当这些人工的拟饵通过垂钓者的抛投、收线等动作模仿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等活物在水中不断移动,这种动态的视觉以及在水体中摩擦产生的声音能够快速引起一些鱼类的注意,从而主动追击鱼饵。此外,还有一些亮片类的假饵在水中来回移动,形成反光也能吸引目标鱼的注意。当真鱼在假饵的引诱下发起攻击时,钓者需要迅速扬竿让鱼钩刺入鱼嘴,达到将鱼钩牢固并收线的目的,所以路亚被称为一项讲究技巧的轻运动。 对于大部分钓者来说,辛苦抛竿一整天却毫无收获的情况时有发生,业内称之为“打龟”。来自黄埔的“90后”何梓劲(网名“路亚小黑”)就曾连续抛竿“打龟”超过45天。在与一条重达10公斤的鳜鱼周旋45天后,“小黑”成功将其钓获,他双手捧起“老对手”站在湖面拍下这一激动人心的画面,随后轻轻解下鱼钩,看着它摆尾游向深水。 “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越是难钓的鱼,我越想挑战。”小黑告诉记者,他喜欢钻研各类鱼的习性,也曾辗转多个地区了解不同水域的环境,寻找路亚好去处。作为一名程序员,在青山绿水之间抛掷鱼竿、钓鱼放流,成为小黑最大的爱好与放松方式。 在深圳从事外贸行业的老徐也是一名路亚发烧友,从接触到沉迷短短两三年时间,老徐参与了大大小小的路亚比赛达20场,曾获得全国路亚交流赛深圳站冠军。 老徐介绍,国内路亚赛以岸钓为主,少数舟钓和船钓。此外,通常的路亚比赛没有太复杂的规则,主要考核在规定时间内,谁钓获的有效鱼条数最多或者总重量最重。“路亚这几年在国内确实发展比较快。”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爱上路亚?老徐说:“我觉得这更像是远古时代的渔猎本能被唤醒。” 记者采访发现,多名路亚爱好者均表示,可以独自一人“打龟”,也可以约钓友“掐鱼”(比赛),这种户外社交轻运动精准地击中都市群体的健身休闲需求。 参与人群多元化,广州路亚基地发展迅速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搜索发现,近年来,在广州番禺、南沙、增城等地发展起来的路亚基地不在少数。这些近郊的野生鱼塘经过人工整饬后,根据目标鱼种和钓鱼体验划分为多种类型的鱼塘,成为不少路亚爱好者的聚集地。 在番禺区桥南街的浩野路亚基地,工作日仍有不少会员来此甩竿,这个面积超过60000平方米的农旅基地融合了露营、采摘、路亚等多种娱乐项目,成功吸引了周边不少亲子家庭、团体及路亚爱好者前来消费、团建。 塘主阿辉介绍,基地目前开发了综合塘、竞技塘、障碍塘、荷花塘四种不同类型的鱼塘,每个鱼塘的鱼种和玩法各不相同,适合不同类型的新老钓友自由选择。此外,该基地提供多类型的钓竿和钓饵,钓友消费128元即可畅钓一整天。基地还配备了多名专职教练,可为新手提供专业指导。 “85后”阿辉告诉记者,先后在密室逃脱、教培等行业试水的他,于2023年进入路亚赛道。基地于2023年11月对外开放以来,花上千元包年任钓的会员越来越多,钓手年龄分布在20岁至45岁之间,其中女钓手占比约10%左右。阿辉还透露,根据基地近一年的数据观察,前来消费的路亚选手月增长比例达200%以上。 在增城区浅川路亚基地,记者见到了该俱乐部主理人老陈与“广州神机营路亚群”的老胡,他们想为逐渐壮大的圈内好友提供一个理想的钓场。“我们最开始只有几个人约钓鱼,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现在钓友群人数已经突破600。”老胡告诉记者,成立俱乐部、建立路亚基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钓友之间经常约钓,在过去一年已经组织了6次聚会活动,而聚会的选址一直是个难题。”老胡说。 “从我接触路亚开始,就一直受到老胡和神机营兄弟们的照顾与帮忙,总想着要回报兄弟们,浅川路亚俱乐部将会是兄弟们聚会的理想选择。”老陈颇有感触地说。 据介绍,浅川路亚基地目前正处在试营业期间,基地有4个鱼塘,共占地约36000平方米。采访当天,多名俱乐部会员正在甩竿“掐鱼”,服装批发商老胡熟练地打开胸前的运动相机开启即兴直播解说。 “有的路亚基地动线设计不理想,有的服务不尽如人意……”为了打造心中的路亚胜地,曾经的互联网运营能手老陈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珠三角路亚场地普查。“浅川路亚俱乐部将以‘技术传承、生态守护、社群共荣’为核心使命,打造中国最具温度的路亚运动社区。”老陈表示。 记者观察到,该基地选址增城一处农业种植园,园内采摘果园露营、室内冲浪、私厨民宿等一应俱全,可玩性较高。浅川路亚目前试行1288元/年的会员制,可提供专属鱼塘无限畅钓、技术指导等服务。 小众运动迈向热门,嗅到商机的不止渔具商 记者查询发现,2022年7月,四川旅游学院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开设国内首个路亚运动课程。2025年2月,中国钓鱼运动协会公布首份“中国路亚大师评定表”。多名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路亚运动正在蓬勃发展。路亚这一小众运动逐渐专业化、规模化。 广州市钓鱼协会副会长伍小芸告诉记者,根据相关行业报告和统计,路亚爱好者确实逐年增加,25岁至44岁中青年成为主力军。近年来,休闲垂钓协会正不断完善路亚赛事认证体系,“冠军之路·渔我同行”中国路亚船钓公开赛等被认证为休闲垂钓协会一类赛事,为赛事的组织和开展提供了权威标准和规范。伍小芸介绍,广州市钓协于2023年8月举办了首届“金地花杯”广州路亚公开赛,吸引近100名路亚爱好者报名参赛,其中一名女选手获得了第四名的成绩。 在采访过程中,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女钓友越来越多,嗅到商机的中高端品牌也纷纷参与路亚赛事。在广州的各大路亚基地,渔具品牌、车企冠名的各类路亚赛事此起彼伏。“基地成立一年多,大大小小的赛事已经举办数十场,因为玩路亚的群体大部分收入不低,所以很多新能源车企、中高端护肤品牌都愿意冠名参与路亚赛事。”浩野路亚塘主阿辉说。 路亚爱好者的共识,享受过程并维护生态平衡 在路亚钓鱼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广州市内不少水域明确禁止电鱼、炸鱼、毒鱼作业,但对于休闲渔业、娱乐性垂钓并未明令禁止。记者走访过程中,多家路亚基地主理人表示,越来越多的正规钓场推广“钓获放流”的环保路亚理念,对于钓获的鱼当场放回水域,享受垂钓过程并维护生态平衡,成为不少路亚爱好者的共识。 此外,记者从广州市钓鱼协会了解到,近年来,协会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规范赛事规则、开展公益活动等方式深入推广路亚环保理念,同时呼吁路亚爱好者文明垂钓,切勿乱丢钓线、废弃饵料盒等钓具,以保护鱼、水资源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