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5: 广州新闻
  • 建行广州分行:绿色金融赋能“绿美广州”

    与绿相伴,向美而行。2025年,广州将迎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这不仅是一场全民共享的体育盛事,更是展现广州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广州作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气候投融资改革创新试点区域,正全力擘画“绿美广州”新蓝图。 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主动作为,将绿色金融理念深度融入业务发展全局,通过完善管理架构、加大信贷投放、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品牌价值等一系列举措,为广州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提供坚实金融支撑,成为“绿美广州”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截至8月末,该分行绿色贷款余额、新增额分别超2700亿元、360亿元。 共筑广州“绿色屏障” 当“绿美广州”等生态建设行动加速推进,环保产业有了更大的舞台施展拳脚。走进广州心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业现场,绿色生产图景鲜明:污水处置车间里,技术员调控药剂让污水变清;固废转运环节中,有专用车运废料;分拣中心里,机械臂与工人默契配合,把大件垃圾拆解成可循环利用的原料。 这家成立于2019年的企业,深耕技术咨询与城市环境管理,构建起污水污泥、工业固废、垃圾分类处置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政企及社区定制方案,筑牢广州生态“绿色屏障”。企业的稳健成长,离不开建行广州越秀支行的一路相伴。 早在2023年7月,企业因业务发展在建行广州越秀支行开立一般结算账户,支行不仅高效完成开户流程,还结合企业环保行业特性,主动推荐适配的结算服务与金融产品。后续,企业遇到短期资金周转难题,需办理抵押快贷业务,该支行通过简化材料清单、优化审批环节,实现快速发放贷款,让企业能安心投身环保事业。 今年,企业绿色事业迎来新机遇,却陷入资金困局:一方面,企业南沙垃圾分类处置中心订单同比增长40%,急需升级设备、扩建仓库;另一方面,企业中标珠三角3个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项目,需购车、组建团队及研发“污泥减量化”新技术。近300万元的资金缺口,成了摆在企业面前的大难题。 建行广州越秀支行在日常走访中得知企业的资金困境后,第一时间上门核查项目规划、专利及资质,结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营收与现金流,迅速确定“善新贷”方案,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流程,仅用7个工作日就为企业发放了24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贷款,我们既能升级设备、拿下新项目,还能加快新技术研发,为城市环保多做贡献!”企业负责人李先生激动地说。 “电”亮绿色未来 夏日炎炎,用电需求攀升。广东发电行业正构建多元竞争格局,风电、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迅猛发展,清洁高效的燃气热电联产成为电力转型的重要力量,肇庆四会市的燃气热电联产电厂便是其中之一。 该电厂主营燃气发电,规划建设6台400MW 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发电流程兼具环保与高效:天然气经调压后送入燃气轮机燃烧做功,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推动蒸汽轮机,两者共驱发电机,烟气经烟囱排出,能源效率大幅提升且污染排放显著降低。 该电厂以清洁低碳天然气为燃料,实现发电与供热并行,可集中供热、供冷,既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地区电网供电可靠性,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守护生态环境。在这背后,离不开建行广州天河支行的金融支持。 该支行了解到电厂生产经营亟需资金支持后,迅速调研评估企业经营财务状况、项目未来发展前景等,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信贷策略,最终,为企业投放4260万元的纯信用流动资金贷款,为电厂运营提供关键资金保障。 回望过去,发电行业曾“浓烟弥漫、气味刺鼻”,企业受环保与成本双重压力举步维艰。如今,这座电厂机组平稳运转,清洁天然气高效燃烧,余热回收供热,绿电不断输入电网。“有了建行的资金支持,我们通过技术的持续升级,既保障了区域电力供应,也守护了岭南的蓝天白云。”企业负责人说道。 建行广州分行持续优化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大对环保、节能、循环经济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让更多绿色金融资源流向绿色产业,为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金融力量。 从破解环保企业资金困局、激活绿色发展潜能,到驱动电力行业清洁蝶变、重塑能源供给格局,建行广州分行以绿色金融为战略抓手,深化产品服务创新,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绿色产业沃土,以专业金融力量引领生态发展方向,为“绿美广州”筑牢生态根基,助力书写岭南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专题|撰文 张柳静 陈霜

  • 2026年香港科技大学内地高考招生300人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邹甜) 昨日,香港科技大学(下称“港科大”)在广州举行2026学年本科招生宣讲会,介绍港科大本科课程信息,以及面向内地考生的最新招生政策。据介绍,该校2026年计划通过高考招收约300名学生,网上申请系统将于2025年10月3日正式开放。 广东省学子报考人数居全国首位 港科大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在各类国际排名中表现突出——QS全球大学排名2026全球第44位、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排名2024全球第3位、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2025全球第19位、香港第1位。2025年,港科大本科招生再创新高,申请数量与生源质量实现同步提升,2025年,该校非香港本地本科申请人数接近两万人,再次刷新历史纪录。2025年,港科大通过高考录取超过300名优秀学生,较2024年增长20%。其中,广东省学子报考人数居全国首位。 据港科大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处长刘梦琳教授介绍,2026年度,该校计划通过高考招收约300名学生。港科大实行独立招生,不参加统招,也不占用统招志愿。2026年度网上申请系统将于2025年10月3日正式开放。为支持综合能力突出的内地学生,港科大设立多层次入学奖学金,最高可覆盖全额学费及额外生活费。在过去两年入学的内地学生中,有超过3成获得不同额度的奖学金。 目前,港科大设有5大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及跨学科学院。在学科实力方面,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位列中国第1位(QS全球大学分科排名2025);在计算机科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统计与运筹学、商业与管理、经济与计量学、市场学等多个领域,均稳居全球前30位。从2025年报考数据来看,计算机科学及工程、计算机工程、电子及计算机工程、量化金融、数据分析和生物科技等方向课程深受青睐。 据介绍,内地本科毕业生中,约7成选择继续深造,另有约3成直接就业,主要进入科技、金融、互联网、医疗等领域。 内地生: 就读港科大国际化交流机会多 招生宣讲会现场,港科大各个学院教授及老师为现场家长答疑解惑,也有不少来自内地的学生,与他们分享就读港科大的感受与体验。 港科大大二学生李汶颖就读于该校理学院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高中毕业于广大附中的她表示,自己从小是个颇有内驱力的学生,“港科大的学习模式是比较自由和灵活的,我觉得非常适合我。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网站看到不同教授在做的项目,通过邮件联系教授申请进入科研组。” 毕业于广州市第二中学的冯恺童就读于港科大商学院,目前大三的她选择了金融及会计专业。她表示,就读港科大最大的感受是国际化交流机会多,她在大一暑假前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选修暑期课程,明年1月,她还将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奥斯汀分校学习,并在该地进行长达半年的学习与交流,课程与港科大学分互认。对于有意报考港科大商学院的内地考生,冯同学建议,要心系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市场动态,“我高中的时候最喜欢看的杂志是《VISTA看天下》及《南风窗》,可以学习到很多社会的热点。” 根据计划,港科大将于11月1日在香港清水湾校区举办本科入学开放日。

  • 广告

  • A1: 头版
  • A2: 全民迎全运
  • A3: 广州新闻
  • A4: 广州新闻
  • A5: 广州新闻
  • A6: 家有萌宠
  • A7: 天天福彩
  • A8: 公益体彩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