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林小青”首批古树保护志愿宣讲员毕业
少先队员当古树保护“传声筒”

海珠区“林小青”古树保护志愿宣讲员培训班顺利进行。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信息时报讯(记者 卫静雯 通讯员 郑嘉敏 苏玉婷)为培养一批传播古树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的红领巾志愿者,7月20日~8月4日,海珠区“林小青”古树保护志愿宣讲员培训班顺利进行。据悉,170余名报名者中,32名少先队员脱颖而出,成为海珠区古树保护的传播者和践行者。他们将作为海珠区古树保护的“传声筒”,讲述古树保护措施与古树背后的故事。

本次古树保护志愿宣讲员培训课程丰富,涵盖古树生态知识、历史文化价值、古树保护政策法规、语言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并邀请海珠区林长办工作人员李彬、海珠区优秀宣讲员刘思霖及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自然学校老师刘雪莹等进行授课。

为了让宣讲员深入了解“林小青”志愿服务,海珠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他们到晓港公园及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地服务,亲身体验古树之美,加深对古树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并通过模拟宣讲等实践活动,多方位提升宣讲员的综合能力。经过课程培训与实地考核,海珠区“林小青”首批古树保护志愿宣讲员顺利毕业。

海珠区晓港公园和大元帅府广场是首批宣讲服务地点,宣讲员在这里开展古树保护志愿宣讲行动。除了介绍海珠区内古树的种类、年龄、生长环境及其在生态平衡中的价值及保护措施,还深入挖掘古树背后的人文故事,如“花洲古渡”与古树的历史渊源等。来自大元帅府小学的郝芷晴多次参加讲解服务,她表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希望能够通过讲解古树保护知识,呼吁亲朋好友一起加入古树保护和生态保护的行列。”

今年暑假期间,海珠区“林小青”巡绿志愿服务依托“喜迎全运 志愿一夏”开展暑期青少年志愿服务行动。通过宣讲+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方式助力绿美海珠建设,在海珠区古树聚集地、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海珠湖开展志愿服务,鼓励青少年志愿者积极投身海珠区“林小青”巡绿服务行列,引领“爱绿护绿”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