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04~A06 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陈诗颖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林茹彬 陈诗颖 邹甜
新学年,新学校,新活力!为进一步推进广州教育“声入人心工程”,近日信息时报记者走进本学期刚刚启用的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综合高中等7所学校(校区)。接下来,请大家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探校,了解各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广州教育综合改革的优秀做法。
幼儿园
海珠区南燕幼儿园:
办园规模8个班,课程体现六趣特色
9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江燕路南景园小区内的南燕幼儿园。该园是南燕小学举办的公办幼儿园,小学和幼儿园比邻而居。幼儿园于今年3月正式开园,园区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21平方米。办园规模设置8个班,目前已开设5个教学班(1个大班、1个中班和3个小班),现有幼儿140人。
幼儿园的环境优美、风格趣雅,处处蕴含着自然、环保的创意元素。园内设有阅览区、多功能音乐厅、美工创作室、科学探索室等,户外设有运动场、跑道、大型玩具、沙池、戏水池、种植趣园、山坡隧道等。
园长梁燕红介绍,幼儿园秉承“由心出发、快乐成长”的办园理念。园区设置以大自然、大生活为主题,构建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活化“朴·趣”课程体系。课程主要体现“绘趣”“乐趣”“劳趣”“话趣”“玩趣”“动趣”的六趣特色。
小学
花都区新华四小附属珑华小学:
首年接收88名一年级新生
新华四小附属珑华小学是新华四小第一所附属公办小学,位于花都区贤才一路13号,周边有多个大型新建小区。学校现已开学,接收了两个班共88名一年级新生,未来学校将发展为24个教学班,可为周边配套小区提供更多学位。
据珑华小学校长陈尚喜介绍,珑华小学主要依托新华四小研制并实行多年的“至博课程”育人体系,以“至博而约于精,深思而敏于行”为培养目标。未来学校将陆续开展近百项课程。除此以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智慧阅读课程,开展“STEM”课程、“人工智能+”课程。
校园内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馆、体育活动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科学实验室、电脑室等功能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