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时报记者探校“上新”校园逐个看
□A04~A06 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陈诗颖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林茹彬 陈诗颖 邹甜 新学年,新学校,新活力!为进一步推进广州教育“声入人心工程”,近日信息时报记者走进本学期刚刚启用的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综合高中等7所学校(校区)。接下来,请大家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探校,了解各校的办学特色以及广州教育综合改革的优秀做法。 幼儿园 海珠区南燕幼儿园: 办园规模8个班,课程体现六趣特色 9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江燕路南景园小区内的南燕幼儿园。该园是南燕小学举办的公办幼儿园,小学和幼儿园比邻而居。幼儿园于今年3月正式开园,园区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21平方米。办园规模设置8个班,目前已开设5个教学班(1个大班、1个中班和3个小班),现有幼儿140人。 幼儿园的环境优美、风格趣雅,处处蕴含着自然、环保的创意元素。园内设有阅览区、多功能音乐厅、美工创作室、科学探索室等,户外设有运动场、跑道、大型玩具、沙池、戏水池、种植趣园、山坡隧道等。 园长梁燕红介绍,幼儿园秉承“由心出发、快乐成长”的办园理念。园区设置以大自然、大生活为主题,构建富有文化内涵的生活化“朴·趣”课程体系。课程主要体现“绘趣”“乐趣”“劳趣”“话趣”“玩趣”“动趣”的六趣特色。 小学 花都区新华四小附属珑华小学: 首年接收88名一年级新生 新华四小附属珑华小学是新华四小第一所附属公办小学,位于花都区贤才一路13号,周边有多个大型新建小区。学校现已开学,接收了两个班共88名一年级新生,未来学校将发展为24个教学班,可为周边配套小区提供更多学位。 据珑华小学校长陈尚喜介绍,珑华小学主要依托新华四小研制并实行多年的“至博课程”育人体系,以“至博而约于精,深思而敏于行”为培养目标。未来学校将陆续开展近百项课程。除此以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智慧阅读课程,开展“STEM”课程、“人工智能+”课程。 校园内有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馆、体育活动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书法室、科学实验室、电脑室等功能场室。
-
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下半场,小鹏汽车谋定“新10年”放大招
随着智能驾驶发展愈演愈烈,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焦点已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标志着汽车行业已跨越功能时代,正式步入AI时代门槛。面向未来“新10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测“未来10年,年销100万AI汽车是晋级赛入场券”,并宣布小鹏汽车战略升级,由“软件定义汽车”迈向“AI定义汽车”,旨在未来十年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 拥抱AI时代,角逐下一个十年 自2014年至2024年,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十年。而小鹏汽车作为这一变化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近日,何小鹏回顾了这十年的造车之旅,并笑言“因为把所有的支出都花在了研发上,所以在小鹏汽车最初创业的车库中,甚至都不舍得添置一台空调,可能是在初期花钱最少的新势力车企了”。据介绍,2017年小鹏汽车第一台PT车下线,回炉重造。研发4年,生产753台,多花了4.28亿元。2019年“PPT造车”与“新势力三傻”的标签,曾是外界对包括小鹏在内的多家新能源车企的质疑之声。然而,这一切在2020年迎来了转折——小鹏汽车成功登陆纽交所,终于让外界正眼相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资金与市场双重压力之下,小鹏汽车依然坚守智能驾驶的初心,从未主动裁撤智能驾驶研发团队。这也使得小鹏汽车在国内率先推出量产的端到端大模型,不仅加速了智能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更让小鹏汽车成为首个实现高速及城市智能驾驶功能的车企,稳居行业智能科技领域的第一梯队。 可以说,小鹏汽车的10年代表了中国智驾的10年,小鹏汽车更是行业内唯一经历中国智驾全周期的车企。从最初的品牌定位出发,小鹏汽车始终紧握智能驾驶这张王牌,不断深耕智能科技领域。作为中国智驾发展的引领者,小鹏汽车引领着中国汽车行业智驾技术的变革,无论是率先搭载激光雷达,还是率先应用纯视觉无图智驾,又或是实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小鹏汽车通过自身的技术进阶,推动了中国智驾技术路线的落地。 以智能化作为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小鹏汽车已积累了长达十年的智能化技术量产落地经验,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门对门自动驾驶。简单来说就是小鹏旗下产品可以实现从用户家的停车场,直达单位园区的停车场,为车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舒适体验。 如今,站在新的十年起点,何小鹏认为:“未来十年,年销100万AI汽车是晋级赛入场券。”为实现这一目标,小鹏汽车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其AI体系覆盖AI汽车、飞行汽车以及AI机器人三大领域,拥有软硬件全栈自研的AI芯片和AI大模型,以及海量优质数据。小鹏汽车正以强大的AI智驾能力为驱动,引领整个汽车行业从价格竞争迈向价值竞争的新阶段。 自研芯片,小鹏汽车全球化AI版图正在迅速铺开 据了解,“蔚小理”三家新势力中,小鹏汽车早在2020年便前瞻性地组建团队,踏上了自研智驾芯片的征途,向“芯片自由”迈出坚实步伐。其全栈自研芯片战略,不仅实现了对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更在应用场景上展现出无限可能。 近期,小鹏汽车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面向L4级智能驾驶的“小鹏图灵”芯片已于8月23日流片成功。该款为AI而生的芯片可同时应用在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之上。据了解,作为能够同时赋能AI汽车、机器人及飞行汽车的芯片,“小鹏图灵”完全基于自动驾驶的transformer为基础开发,集成了2个自研的神经网络处理大脑(NPU)、2个独立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并采用面向神经网络的DSA(特定领域架构);拥有40核处理器,为大模型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支撑,计算能力是现有芯片的3倍,支持本地端运行最高30B参数的大模型,为智能驾驶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何小鹏进一步指出,小鹏汽车正由软件定义汽车升级到AI定义汽车,未来“新10年”小鹏汽车要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为此,小鹏汽车已经率先做出AI定位转型和AI投入布局,每年投入35亿元AI训练费用,拥有2.51EFLOPS的最大AI算力储备,致力于实现年销100万AI汽车的目标。 AI技术创新方面,小鹏汽车还发布了基于纯视觉环境感知的AI鹰眼视觉方案,这一创新技术以更低成本实现L3级智能辅助驾驶。更令人期待的是,首款搭载这一前沿技术的小鹏P7+车型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上市,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驾驶体验。 10年热爱,小鹏汽车也在加快布局海外市场。过去10年间,小鹏汽车国际化2.0战略成效显著,至今已经稳坐中国纯电品牌中高端车型出口销量第一的宝座,在今年二季度的海外销量贡献更是首次超过10%。据何小鹏透露,“未来10年,小鹏汽车一半销量将来自海外。小鹏国际化的策略是从欧洲起步,以科技为导向,将中国的智能化带往全球。”据了解,依托科技优势,小鹏汽车还计划在欧洲建立一个大型数据中心,以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支撑其智能驾驶功能在欧洲市场的落地。 专题|撰文 马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