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医入户,做街坊身边的健康管理专家
广州市天河区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一览

徐克成(左)是广州市天河区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带头人。

在街坊心中,“徐克成”三个字代表一种大爱的能量。徐克成,194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总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消化病和肿瘤治疗专家,2001年创建广州复大肿瘤医院。2006年,徐克成罹患肝癌。在先后接受几次手术的情况下,他仍然抱病奋战在抗击癌症的第一线。2014年5月,徐克成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15年,徐克成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目前,广州市天河区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拥有志愿者184人,服务范围包括8个街道12个社区,每年服务近20万人次。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子垤 本版摄影 受访者供图

广州市好人工作室巡礼

工作室带头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徐克成

工作室简介:

广州市天河区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前身为“徐克成天河好人工作室”,于2014年6月挂牌。2015年1月,该工作室在天河区民政局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工作室服务特色:

徐克成和广州复大肿瘤医院专家带领其他热心医疗专家实施免费义诊;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街道开展义诊活动;不定期举办肿瘤健康宣教系列活动,普及肿瘤预防、筛查、治疗等知识;设立贫困肿瘤患者救助专项资金;免费开展氢气健康相关体验咨询。

工作室宣言:

“您身边的健康管理专家。爱让世界变得更温暖。”

2014年6月,“徐克成天河好人工作室”挂牌成立,当时志愿者团队只有8人,服务两个社区。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机构是做什么的。但徐克成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一直鼓舞大家,无论再难,无论跑多少次,工作室团队仍然坚持要把事情做好的信念。

健康系列服务,获得街坊好评

有一次在社区义诊时,一名居民前来咨询能否请护士到家里为家中瘫痪在床、长年插尿管的老人换尿管。徐克成知道后表示,“一定要帮,对我们来说很简单的事,但对于群众来说可能就是很难解决的事。”通过这件事,徐克成了解到社区居家养老长者有医疗服务需求,随后指导团队做好服务及相关摸查。

现在,居民但凡有需要帮忙的事情都会找工作室的志愿者帮忙解决。

义诊、健康课程、入户医疗……一系列的服务获得街坊一致好评,目前还有不少街道联系工作室开展相关工作支持。为让更多力量参与服务,让更多街坊受惠,工作室不断链接新的机构和新的医疗资源,满足群众的需求。

链接机构资源,满足街坊需求

从2017年起,工作室开始联动各方资源,重点关注家住医院周边的长者,为居家养老长者提供补充型居家医疗服务,而后逐步延伸至社区义诊、健康教育宣讲、急救教育、老年营养饮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医疗健康相关的领域,为社区长者提供丰富的活动。

上门探访、入户服务,对于医疗志愿者来说,这些都是日常的工作。“你们每次来,我都很开心。”一名年近八旬的老伯感激地说。平日,这名老伯靠低保生活,很少与人交流。每次社区举办义诊活动或医护上门开展服务时,他总是和志愿者分享年轻时的故事。老伯说,这份热闹,这份陪伴,让他感到很温暖。

去年6月,由广州市天河区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负责实施的“医社护航·十百千万” ——广州重症、高龄老人医养康养结合支援项目启动。项目链接专业的医疗、康复和护理培训资源,面向癌症及重症、高龄等社区长者及高龄慢病老人家庭免费提供家庭病床、社区义诊、上门医疗、癌症筛查及照护技能培训等服务。

以真心换信任,打开老人心防

“阿婆,这次你的血压比较稳定,要好好保持哦。”“阿叔,您的血压有点偏高,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注意休息和睡眠。”一大早,广州市天河区徐克成关爱健康工作室医疗志愿队队员便上门探访独居老人。志愿者认真地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了解他们近期的饮食、作息和服药情况。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门诊护士长刘平是团队中的一员,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只有入户,才能知道老人需要什么,才能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刚开始和老人约时间,他们大多都是抗拒的。”刘平没有放弃,一次不行就约第二次,经多方协调,最终沟通交流得以顺利开展。“子女亲人不在身边,这些独居老人有防备心。”刘平说,这就需要志愿队队员以真心换取信任。每次服务回来后,她都会针对老人的情况向专科医生反馈,争取给老人更好的服务。有位脑中风的长者无法下楼到医院开药,得知这名长者的情况后,志愿者便带着中医科医生上门为其把脉、开药,为其提供便利。

人物特写

徐克成:“为群众做好事,我感到很幸福”

2012年1月8日,徐克成和同事来到铭仔的家,那是距离广州300公里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铭仔患有颈部巨大恶性畸胎瘤,当地医院曾认为他的病无法治愈。经过徐克成的治疗,铭仔康复了。

这是徐克成第四次过去。这次去铭仔家,徐克成发现铭仔长高了,下巴和颈部切除肿瘤留下的瘢痕有些影响说话和进食,他准备利用假期为铭仔做整形手术。在铭仔家中,徐克成看到书桌上有关于肿瘤的书籍,便问铭仔:“你才上初二,怎么读起这些书了?”铭仔说:“徐爷爷,您治好了我的肿瘤,病好了我要回馈社会,将来和您一样,做一名医生,为病人服务。”

铭仔的话让徐克成感到欣慰,“今天我帮助了他们,明天他们就可以帮助别人。大家不停地传递爱,最后爱便汇聚成洪流。”徐克成的手机里储存了不少病人的照片:铭仔、凤妹、阿才、细妹……这些曾经濒临枯萎的生命,经过他的治疗,再次绽放出别样的光彩。“能为患者解除痛苦,能为群众多做好事,虽然辛苦,但我感到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