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CON 2024大会现场,“极客”挑战者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破解任务
“黑”科技带你识别安全漏洞

□信息时报记者 卢云龙

10月24日被互联网从业者称为“程序员节”。当天,上海举办了GEEKCON 2024大会上,多名“极客”(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利用手中电子设备,快速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破解任务。

记者了解到,今年GEEKCON大会聚焦漏洞攻防、智能汽车安全、AI与安全等前沿话题,共同探讨当下最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安全问题及行业现状与趋势。现场汇聚了华为、蚂蚁集团、OPPO、百度、vivo、小米、京东、荣耀、美团等科技互联网企业的安全专家、业内专业人士和高水平“白帽黑客”参与。GEEKCON 发起创办人王琦表示,GEEKCON希望通过科学、公开的实验,验证和消除一些担心与忧虑,传递积极正面的知识力量。

控制智能手机电流致爆炸?不现实

当下智能手机普及,其电池爆炸风险一直备受关注。GEEKCON 2024大会现场,有研究员表示,目前的智能手机并不太可能被黑客远程控制而爆炸,一般来说,智能手机只有在电池使用不当的情况下会存在爆炸风险。

DARKNAVY技术组委对不同品牌手机的原装电池进行了拆解研究,发现由于锂元素本身较为活跃,容易引发事故,但为了提升性能,现在主流手机电池都采取了外围保护措施——电池管理系统(BMS)——一种用于监控和管理电池组的电子控制系统。研究员表示,尽管存在应用软件导致手机CPU负载增加、引发电池过热的可能性,但实际突破BMS系统的保护难度较大,因此目前远程攻击导致电池爆炸的情况很难实现,用户无需过分担心。

为了让大众更放心,研究员在GEEKCON现场拆解了一部智能手机,通过电池大电流快速放电,使手机达到较高温度,以此尝试引发电池热失控。实验前期,手机电池温度快速升高,短短几秒,就达到了50摄氏度,但随后升温速度变缓,达到62摄氏度左右就开始下降了,最后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未达到热失控温度。由此可以证明,主流手机电池上的BMS系统对电池热失控做了有效的防护手段,带BMS系统的电池在放电状态下不太可能发生爆炸。

手机短信包含诈骗链接?有可能

大会现场,有挑战者尝试通过远程伪造和劫持短信会话。参与该挑战的两组挑战者会伪装成任意号码,给现场任何一部手机发送随机短信。听起来似乎难度并不高,危害却很大。挑战者杨雅儒介绍称,一般来说,此类短信会含有非法链接,当手机主人不小心点了该链接,损失不可估计。

记者向另一位挑战者汪琦询问该挑战的技术难点时,他以在水果店购买水果为例:如同把凤梨的标签贴在了菠萝上,以此混淆顾客。该操作的难点在于,操作者需要知道如何替换标签,如何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进行替换,以及如何确定哪些特征是标签,哪些是价格或内容。“整个过程复杂且困难,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项目的复杂性,以及如何在众多字段中准确识别和定位标签。”汪琦说。

汪琦还提到,目前不仅可以伪造短信并广泛发送,还不受手机类型、手机卡服务商限制。参与挑战的第三位挑战者常杰向用户建议,收到特殊号码的短信时,不要点击链接;对于“亲人”号码的短信,需直接打电话确认,以防被伪造的电话号码欺骗。

3分钟破解新能源车锁?可以

有挑战者尝试利用数字技术打开汽车的门锁,甚至成功启动了停在场馆外的新能源汽车。该项目实行现场计时挑战,仅3分多钟,裁判的声音在现场响起:“车门已经打开了,可以顺利开走!挑战成功。”主办方认为,该演示显示出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防护措施依旧存在漏洞。

对此,挑战者任建文表示,消费者在购买智能汽车时,应该关注其安全性能,选择那些在普遍评价中有良好声誉的品牌。同时,定期进行汽车的软件和系统更新,以确保在技术进步的同时,自己的车辆也能及时得到保护。有业内人士建议,汽车制造商应重视网络安全,确保自身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安全因素。专家则建议车企应建立全方位的安全体系,以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和用户隐私的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