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大学生消费蓝海
餐饮巨头纷纷抢滩校园市场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增城校区)肯德基店。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摄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冰倩) 在洋溢青春的校园里,一股“食”尚新风潮悄然兴起。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海底捞、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众多餐饮巨头以及新茶饮品牌纷纷走进校园做生意,争夺大学生市场。那么,校园市场又有怎样的潜力和发展前景?餐饮巨头的涌入是否会对原有业态造成冲击?

高校成为竞相争夺“新领地”

今年以来,一众餐饮品牌落地高校。麦当劳接连开进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肯德基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老乡鸡、呷哺呷哺高调入驻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就开起了达美乐和必胜客。在中国传媒大学一所学校内,就集中了麦当劳、肯德基、米村拌饭、全牛匠、多乐之日等多家餐饮巨头。

而广东的高校也有不少餐饮品牌入驻。近期,记者在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增城校区)看到,学生正在校内肯德基餐食店有序点餐,据店内工作人员介绍,“这家店于今年9月底开业,开业以来每天都吸引大量学生前来用餐。肯德基校园店为学生提供了集社交、学习于一体的第三空间,深受学生喜爱。”据了解,肯德基还入驻了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

同样在9月下旬,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校内迎来海底捞。据了解,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是第四所有海底捞入驻的高校了,之前三所分别是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珠海科技学院。海底捞团餐业务板块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团餐市场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以高校等就餐场景为例,大学生消费群体对餐饮的口味、形式等多元化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趋势下,海底捞持续进行多种形式的创新探索,开设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新业态,并推出针对校园的特色菜单和专享价格,与新一代消费者‘更近一步’。”

行业人士认为,校园内消费者在上班、上学的全时段均有不同的用餐需求,同时每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餐饮需求与服务期待,共同构成了团餐市场多样化的消费生态。比如,在校生追求口感和营养的均衡,更对食品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企事业单位人员更注重团餐的品质和服务,追求高效、便捷的用餐体验。

餐饮品牌为何入校园?

行业人士认为,这一现象凸显了校园环境对餐饮品牌的巨大吸引力。

大学生作为重度消费群体,具有较强的消费潜力和活力,他们年轻、追求新鲜与品质,是餐饮品牌争夺的焦点。校园环境为餐饮品牌提供了一个精准定位的消费场景。同时,校园内的租金、人力等成本相对较低,也为品牌提供了更为合适的经营环境。从长远来看,校园市场或将成为餐饮品牌们竞相争夺的重要阵地。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在校园内开设门店,其指向性、针对性、精准性以及必要性都显得尤为突出,且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无疑是较优选择。

从竞争的角度来看,餐饮巨头们进校园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也推动了服务体系的升级和客户黏性的加强。这是精准营销的一种具体表现,一方面,可以倒逼校园原有业态升级和改进,提升了整个学校周边及学校原有餐饮的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校园餐饮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就餐选择。总体来说,对于整个校园餐饮生态而言,无疑是一件积极且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