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聚力赋能
让每一个孩子“有本领”“能出彩”

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校方供图

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获得一银一铜的好成绩;学校牵头广州东部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并担任理事长单位,助力广州东部发展“车、显、芯”产业……

作为培育能工巧匠的摇篮,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与区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发展迸发强劲生机活力,确保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升学畅通、就业路广。正如该校党委书记仇高波所言,从这里出发,每一个孩子都“有本领”“能出彩”。

产教融合 助力区域产业发展

2024年11月22日,广州东部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在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举行。该集团由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牵头并担任理事长单位,助推校企资源紧密对接,实施中职、高职和企业协同育人,培养增城区发展“车、显、芯”等主导优势产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学校主动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立特色鲜明,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开设机电、电机、模具、数控、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实施课证融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走进该校北汽产业学院,实训室里陈列着一排“教具”——8辆不同型号的汽车。该校实训教学所用车型,基本都是目前市面的常见车型,校内学习与工作真实环境一致。不仅如此,课程素材来自企业,最大程度保证老师所授学生所学与实践一致。据了解,学校近三年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极大改善教学条件。现建有15个实训中心(基地)、110个实训室,仪器设备总价值6000余万元。

为使人才培养满足产业变革和技术升级需求,学校一直主动应变,紧贴企业生产实际,通过实施“校中企”“企中校”等模式,将课堂和生产线联动。同时,通过开展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等,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及时融入课程。

匠心筑梦 输送高质量行业精英

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技术学校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学校健全竞赛激励机制,营造“个个能参赛、人人能出彩”的竞赛氛围,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该校教务处主任黄君竹表示,“学校通过竞赛促进教师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水平提升,引领教学改革。同时,竞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一批具有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行业精英。”

2024年上半年,学校完成2023—2024学年广东省职业院校(中职组)学生技能大赛20个项目,一等奖9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17人。“婴幼儿保育”“母婴照护”与“农机检修”三个项目在2024年10月代表广东队参加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一银一铜的好成绩。此外,学校承办“植物嫁接”“电子产品设计与应用”“母婴照护”等3个市赛项目。

铸魂育人 培养学生优良品质

“中职学校生源有其特殊性,加之其培养的往往是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群体,所以如何让学生在融入社会之前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较高的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仇高波表示,学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抓好德育机制及队伍建设,德育工作齐抓共管、全员参与,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为主阵地,培育学生的优良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在教育的感染和熏陶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

仇高波表示,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势头正盛,为青年学子提供多样化的成才路径,已成为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专题|撰文 徐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