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可借鉴口袋公园模式建“电鸡”停车场
□本版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龙 黄骆 郭展鹏 何小敏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胡瀛斌 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今天开幕。昨日下午,大会首次举办代表建议“提办对接”现场活动,8个职能部门就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现场回应。 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王东江表示,此次专门举办“提办对接”现场活动,旨在进一步增进代表和承办单位双方的了解和沟通,努力推动建议提出质量和办理质量的“双提高”。“代表反响非常热烈,和承办单位的互动也很踊跃,甚至超出了预期。”王东江说。 省住建厅: 综合施策,进一步稳定产业工人队伍 省人大代表、中建科工华南大区党委书记、董事长段海关注建筑行业产业工人后备力量的问题。他认为,要从提高建筑工人社会待遇等方面综合施策。 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省住建厅表示,广东离建筑强省还存在差距,其中包括人才层面的短板,应该从技能培训、社会荣誉、经济待遇等方面综合施策,稳定产业工人队伍;同时,为产业工人建立“电子履历”,记录其职业技能等信息,进一步为产业工人赋能。 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关爱协会会长崔云香则关注普惠托育服务话题。“我们正在做这项工作。”省住建厅表示,当前,全省正推进65个完整社区省级试点,包括老旧小区和新建小区设施完善,包括推进普惠托育设施建设。 省人大代表、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律师刘东林则关注电动自行车停放问题。他说,目前,广州已出台《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现阶段的关键是如何落实相关规定。“不少地下停车库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域规划模糊,常与机动车停车位混杂,存在安全隐患,物业又基本‘管不了’。”刘东林说。 省住建厅表示,小区落实相关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是当前的关键之一,同时要强化物业的安全管理责任。“要尽可能因地制宜建设电动自行车停车设施。”省住建厅表示,除新建小区有相关建设要求外,还可以借鉴口袋公园建设思路,利用城市公共空间的边角地、闲置地,由住建部门指导街道,建设停放区域和充电设施。同时,可以利用小区内的公共空间,比如对部分绿化区域进行改造,建设露天的停车场地。此外,在人口密集的老旧小区,如果不具备建设条件,可以考虑在公共空间建设“潮汐式”停车场,方便居民上班出行。 省教育厅: 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优势和特长 省人大代表、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校长刘洁贞建议,应积极探索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融通的新路径。由于看不到孩子们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过早选择职业学校。“一些孩子在十七八岁时就要工作,其未来的成长潜力和空间受到限制。”刘洁贞注意到,近年来,广东正在积极打通中职升大专甚至升本科的通道,相比而言,中职学生通过高考进入本科,公办学校学位仍然偏少。因此,她建议应增加这类学位,以提高入学率。 省教育厅表示,近年来,广东在推动中职升大专、升本科通道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包括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等学校成功升格为本科,为职校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升学空间。因材施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应提供不同的教育模式和升学路径,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 刘东林表示,当前广东省大部分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师资配备不足、教师专业背景不符、缺乏系统培训等问题。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教学内容单一,形式枯燥,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省教育厅表示,广东一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构建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加强专业老师队伍建设方面,目前全省高校和中小学的专职心理老师配比分别达到87.85%和87.38%,并正在构建省、市、县三级国培体系。在完善心理健康监测体系方面,广东省注重预防在先,加强源头管理,制定了广东省中小学危机筛查等工作指引,定期对高校新生和中小学学生进行测评和筛查。 省发改委: 推动“心联通”,助力欠发达地区交通路网建设 港珠澳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深中通道……近年来,一座座跨江跨海通道飞架,高铁飞驰、公路网密布,世界级机场群四通八达,粤港澳大湾区正在从“硬联通”“软联通”走向“心联通”。然而,省内一些欠发达地区,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交通路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代表关注的焦点。 省人大代表、韶关仁化县锦江电力有限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蔡滢介绍了红山镇仁化白毛茶发展的现状。据介绍,以红山镇种植为主的仁化白毛茶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全国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然而,红山镇地处山区,交通设施制约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蔡滢建议加快推进当地与省道、国道相连的县道线路改建的同时,完善具体村道的全面硬底化和拓宽改造。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回应,广东当前在推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规则衔接的“软联通”方面花了大力气,对于欠发达地区也有横向的对口帮扶协作机制。对于蔡滢的建议,相关部门将具体研究,推动要素、人力资源等的“心联通”,助力交通路网“最后一公里”建设。 省人大代表、省律师协会副会长黄山表示,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州在南沙投入建成地铁4号线和18号线,成为连接广州市区到南沙的主要轨道交通。但是,随着南沙的快速发展,亟需一条连接南沙内部各组团的地铁线路,因此,地铁15号线的规划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该线路仍然未获发改部门审批通过。省发改委表示,将认真研究代表提出的建议。 省卫健委: 正推进市县两级建公办托育机构 省人大代表、珠海市关爱协会会长崔云香表示,广东省虽在托育工作上处于全国前列,但公立托育机构少,民办机构费用高且网点不足。为此,她建议在新建小区规划时应增加托育机构的场地,同时推动托育服务和幼儿园资源整合。省卫健委回应称,今年广东省已制定公办托育机构建设计划,到2027年实现每个市县至少设立一家公办托育机构。目前,该项目正稳步推进。 崔云香提到,在部分城市,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可以构建包括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在内的阶梯式专业团队。”她还建议利用AI技术,构建更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体系和预警机制。省卫健委表示,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是社会关注焦点,需要全方位协同开展。未来将继续强化各部门联动,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省交通运输厅: 大力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立法 省人大代表、广东至高律师事务所主任吴兴印针对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公交车道设置提出建议,认为各地市应对公交车道进行优化。同时,吴兴印对下班时段公交车道设置理念提出建议,以促进道路资源在下班高峰期更公平地分配,提升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 省交通运输厅透露,目前正大力推进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的立法工作,并力争尽快出台。此外,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是公益性与个性化出行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既能保障公众基本出行需求,又能满足多样化的出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