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06~A07
统筹 张漫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漫 刘丽莹
通讯员 刘元铃 朱健 周密 陈文 张璟 蔡佳琪
龙年已近尾声,蛇年春节将至。记者从广州多家妇幼保健院、三甲综合医院产科获悉,广州在2024年龙年迎来了生育小高峰,不少医院的分娩量创新高。同时,2024年广州一些民营医院产科宣布关停的消息备受关注。一边是生育“小高峰”,一边是产科“关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近日,记者走访广州多家三甲医院产科,带大家一探究竟。
案例
生老大老二都遇上生育高峰
她感受到了产科服务的升级
广州的刘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015年生下老大,恰巧赶上了二孩生育高峰;2024年生下老二,正好遇上了龙年生育小高峰。两次生产,时隔九年,同样是生育高峰,刘女士的生育体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老大、老二都是在广州同一家三甲医院,找同一名医生产检、分娩的。生大宝时,医院产科爆满。生小宝时,医院产科产妇数量也很多。”刘女士回忆道。
两次去三甲医院分娩,刘女士觉得最明显的不同是,“医院产科的分科越来越细,除了高危产妇门诊之外,还有母乳门诊、助产士门诊、营养门诊等,很多分科在9年前是没有的,这次分娩我还特意挂了助产士门诊,学习做瑜伽和分娩操,最后产程比较顺利。”
当被问及为什么特意选在龙年生宝宝,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的刘女士笑着解释,“在龙年生育只是凑巧。”
走访
“龙年效应”,广州多家医院分娩量创新高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出生人口954万人,比2023年增加52万人。2024年11月,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23年广东的出生人口达103万,是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过百万的省份,新生儿规模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
在广州,多家医院去年的分娩量刷新纪录。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连续20年的“广州第一产房”(分娩量全市最多),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妇婴院区、增城院区三个院区的总分娩量超过3万,接近近5年该中心最高峰,为二孩生育高峰后的高位。该中心增城院区产科病区主任张伟强表示,院区分娩量自2022年以来“节节高”,在“龙年效应”的加持下,2024年增城院区分娩量占全增城的60%。
2024年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的分娩量也刷新纪录。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刘国成介绍,“截至2024年11月底,医院已经诞生了18765个新生儿,这也是医院建院以来的历史新高。”为什么2024年会出现生育高峰?“从社会层面来讲,大家生育意愿高涨,与‘龙年生龙子’、生育补贴、产假制度、生育保险等有关。从医院层面来讲,由于医院不断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内涵,大家愿意来我们医院生产。”刘国成说。
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也让不少“想生却不能生”的夫妇获得“好孕”机会。记者了解到,2024年,做试管婴儿的不孕不育患者有增多趋势。广东省生殖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沈晓婷介绍,2023年中心试管周期数量约1300个,2024年约1800个,龙年试管周期数量涨幅明显。“据观察,2024年4~5月做试管周期的患者数量明显多了;10月1日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患者数量又明显增多。去年做试管的患者中有不少是提前计算好预产期,在4月、5月怀孕,刚好可以生个龙宝宝。”
2024年,多家三甲综合医院产科分娩量创纪录。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学科带头人孟丽丽表示,“2024年医院产科约迎来3000名新生儿,比2023年多700~800名,这也是2020年以来分娩量最高的一年。2023年开始,产科经产妇数量超过初产妇,生二孩的数量超过生一孩的。”谈及出现龙年生育小高峰的原因,孟丽丽认为,“一方面,群众偏爱龙、猪等生肖;另一方面,鼓励生育政策的出台,以及三孩生育政策的放开,对于市民的生育意愿都有促进作用。”
部分小医院产科关停,大医院产科床位满员
记者注意到,2024年,有医院产科悄悄关停。2024年1月6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微信官方公众号发布通知称,根据白云区卫生健康局的批复,该院自2023年12月30日起,不再开展产科业务。2024年9月,位于广州荔湾区的伊丽莎白妇产医院突然停诊。事实上,近年陆续有医院产科关停,2023年4月广州市番禺区新造医院发布公告称,由于工作安排原因,新造医院暂停产科住院分娩和高妊娠风险产检,仅保留妊娠风险等级为绿色的门诊产检项目。
广州卫健委官网发布的各年度《广州市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2022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妇产科床位数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19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妇产科床位数9501张,2020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妇产科床位数9165张,2021年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妇产科床位数8938张,2022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妇产科床位数8549张。
“近年来,省二医并未出现产床数量减少的情况。目前医院产床数量属于紧张状态,床位的利用率较高,特别是龙年生育小高峰,产科床位基本满员。”孟丽丽透露,由于三级医院人力、物力、财力等配套资源相对完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大家也更愿意过来分娩,这可能导致去小医院产科分娩的产妇少了。
对于部分医院产科关停的现象,刘国成认为,“这更重要的是受发展目标和医院定位影响,一些民营医院产科发展不均衡,发展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发展目标追逐利益化,而产科的盈利较低,因此有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民营医院不得不关停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