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照顾家人20年,她用润物细无声的点滴行动,将孝老爱亲的好家风发扬光大,滋养传递淳朴好民风。】
1048 “好嫂子”黄翠兴:照顾家人20年,她成为村民的“榜样”

黄翠兴二十年如一日地照顾患有智力残疾的小叔子。

好人简介:

在广州市番禺区沙头街沙头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好嫂子”——黄翠兴,她默默照顾患有先天性一级智力残疾的小叔子20年,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其无忧无虑地度过每一天。多年来,黄翠兴始终对家人不离不弃,村民常常用她的故事教育子女孝老爱亲。

本版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李丹 通讯员 穗文明

“好人说

只要还有力气,我就会一直照顾他。没有为什么,家人之间就应该这样。”

家旁盖起小屋,方便照顾小叔子

黄翠兴是番禺区沙头街沙头村村民,今年69岁的她本该颐养天年,但她却依然履行着照顾家人的义务。和同龄的老人相比,黄翠兴看上去显得苍老一些,但她眼神澄澈明亮,目光中还透露着些许坚毅。多年来,她一直不离不弃照顾小叔王杰洪。从2003年开始,黄翠兴就承担照顾他的重任。只有小学文化的她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对爱护家人的理解:“只要我还有力气,我就会一直照顾他。没有为什么,家人之间就应该这样。”

王杰洪是沙头村9队村民,今年67岁,未婚,无子女,患有先天性一级智力残疾,属特困老人。王杰洪没有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起居饮食都需要人照顾。为了更好地照顾小叔子,黄翠兴向沙头村村民委员会申请在自己家旁边的空地建起一间约6平方米的小平房,让小叔王杰洪居住。“小叔就住在旁边,他有什么事我都能立马知道,吃饭、照顾什么的都方便。”黄翠兴说。刚开始,村里很多人都觉得她“傻”,自己身体不好,家庭条件也不好,还主动照顾这个“傻小叔”。20年过去,看到黄翠兴仍然每天照顾小叔子,大家都被她的真诚和善良打动。

黄翠兴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早已出嫁,她和儿子一家四口同住。2006年,她因患腰椎间盘突出无法工作赋闲在家,可是忙惯了的她依然停不下来,照顾全家日常饮食起居成了她的主要工作,日子比以前更忙碌,买菜、做饭、洗衣、照顾小叔……从早到晚,黄翠兴的一天排得满满当当。2008年,黄翠兴丈夫去世,她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她从不抱怨,宁愿自己累一点,也要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黄翠兴说:“一家人就是要互相照应,只要我能动一天,我就会照顾他一天。”这是她对丈夫的承诺,更是对小叔的承诺。

照料无微不至,默默坚守二十载

王杰洪体弱多病,因为智力障碍不能正常沟通,照顾起来颇费心力。但黄翠兴二十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每次小叔子生病不舒服,黄翠兴便立马送他到医院就医。2013年,王杰洪患肠胃炎,反复发作,过了两个多月才治好。其间黄翠兴不辞辛苦多次送他到医院就医,照顾他服药。

2015年,王杰洪突然全身发痒,辗转多家医院都未能治愈。长期被病魔折磨的他痛苦难忍,经常大喊大叫。黄翠兴和家人四处寻医问药,想方设法帮其减轻痛苦。终于,他们在一家专科医院为王杰洪找到病因,治好了他的皮肤病。那段时间,黄翠兴带着王杰洪在家和医院间来回奔波,足足瘦了5斤。

王杰洪病愈后,医生嘱咐要忌口,不能吃鱼类、蛋类等食物。黄翠兴一一记在心里,每顿饭都为小叔子精心安排营养可口的饭食。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王杰洪身体越来越差——牙齿掉光了,黄翠兴把青菜和肉切碎做成汤给他吃,方便消化。后来,王杰洪又患上前列腺炎,经常小便失禁。黄翠兴便时时留意他的情况,及时帮他换洗裤子和床单。

由于王杰洪不能正常表达情绪,时不时会发脾气,生气了甚至还会拍打自己的脑袋伤害自己,每次黄翠兴都平心静气地安抚他,让他慢慢安静下来。王杰洪没有自理能力,天气变冷早晚温差较大时,黄翠兴便格外关注他的身体状况,帮他穿衣保暖,预防感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忙碌的日子,无数个不眠的夜晚,黄翠兴坚持了20年。

20年间,黄翠兴始终心怀大爱,在家庭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对小叔子不离不弃,以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照顾他。他们患难与共、互相扶持的故事,在村里传为佳话。大家常常用黄翠兴的故事教育子女,要以其为榜样孝敬老人、爱护家人。黄翠兴用爱心和责任心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用20年的坚持诠释孝悌、善良、坚韧的真谛,感动身边人,滋养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