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邓联旭 黄诗伟 龙敏)“以前我们轮流倒班做试验,工序多、任务重,一做就是几个小时。现在‘小砼’包办了24小时抗压强度试验,又快又准。”试验员姚锦指着试验台前的机器人说道。近日,记者走进中铁二十五局武梅铁路3标项目无人试验室,一只巨型的自动化机械手臂正在工作,抓取试块、放入仪器、自动检测、抗压试验……仅需2分钟左右,一组混凝土试块就完成了强度试验。
24小时作业 效率提高3倍
姚锦口中的“小砼”,就是这台自动化试验机器人“砼强一号”,目前已在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武梅铁路3标试验室正式投产,这也是广东省在建铁路项目首次将自动化机器人应用于试验检测领域。
试验检测是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安全保障、成本管理、数据支持和技术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在日常试验中,试块抗压试验是评估混凝土质量和强度的重要依据。”该项目试验室主任高首威边说边戴上防护手套,搬起一块混凝土试块。“别看这个小方块个头小,一块重达8公斤,开展试验通常是三块为一组,一组做下来光搬运就十分吃力,还要保证试验过程的数据精确。”
对比传统的人工试验,高首威还摆出了一组数据:“‘小砼’可以24小时不停作业,一天大概能完成720组强度试验,将试验检测效率提高3倍,而且还可以避免人力搬运体力劳损,消除人为误差,降低人工操作安全风险。”
“怎么突然不压了,又把试块搬走了?难道机器人也闹脾气了?”正当别人质疑时,高首威凑近查看了一下。“这是因为‘小砼’长了‘火眼金睛’,能够智能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原来,“小砼”与试验检测仪器共同组成了混凝土抗压强度智能检测系统,一旦试块尺寸参数不合格,它就将试块搁置一边,重新进入下一组试验。
机器人“工友”助力工程建设
“小砼”上岗以来,已成为项目建设团队的好工友、好帮手,在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的指导下,他们秉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少人、智能化无人”的原则,致力于将先进技术与人工智能充分结合,为武梅铁路3标各工点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在广州南沙庆盛安置房项目,测量机器人采用先进的AI测量算法处理技术,自动扫描采集数据,提升测量精度、效率。在瑞梅铁路项目,无人压路机行驶在路基施工一线,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路基填筑厘米级精准控制。在山东青岛,形如“机器狗”的机器人被放置在薛家岛排水区的排水管网内,代替人工完成地下管道的腐蚀、裂纹、堵塞或其他结构性问题……在机器人“工友”的帮助下,全国各地重点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