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试验机器人“小砼”上岗修高铁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邓联旭 黄诗伟 龙敏)“以前我们轮流倒班做试验,工序多、任务重,一做就是几个小时。现在‘小砼’包办了24小时抗压强度试验,又快又准。”试验员姚锦指着试验台前的机器人说道。近日,记者走进中铁二十五局武梅铁路3标项目无人试验室,一只巨型的自动化机械手臂正在工作,抓取试块、放入仪器、自动检测、抗压试验……仅需2分钟左右,一组混凝土试块就完成了强度试验。 24小时作业 效率提高3倍 姚锦口中的“小砼”,就是这台自动化试验机器人“砼强一号”,目前已在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武梅铁路3标试验室正式投产,这也是广东省在建铁路项目首次将自动化机器人应用于试验检测领域。 试验检测是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安全保障、成本管理、数据支持和技术创新有着重要作用。“在日常试验中,试块抗压试验是评估混凝土质量和强度的重要依据。”该项目试验室主任高首威边说边戴上防护手套,搬起一块混凝土试块。“别看这个小方块个头小,一块重达8公斤,开展试验通常是三块为一组,一组做下来光搬运就十分吃力,还要保证试验过程的数据精确。” 对比传统的人工试验,高首威还摆出了一组数据:“‘小砼’可以24小时不停作业,一天大概能完成720组强度试验,将试验检测效率提高3倍,而且还可以避免人力搬运体力劳损,消除人为误差,降低人工操作安全风险。” “怎么突然不压了,又把试块搬走了?难道机器人也闹脾气了?”正当别人质疑时,高首威凑近查看了一下。“这是因为‘小砼’长了‘火眼金睛’,能够智能区分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原来,“小砼”与试验检测仪器共同组成了混凝土抗压强度智能检测系统,一旦试块尺寸参数不合格,它就将试块搁置一边,重新进入下一组试验。 机器人“工友”助力工程建设 “小砼”上岗以来,已成为项目建设团队的好工友、好帮手,在厦深铁路广东有限公司的指导下,他们秉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少人、智能化无人”的原则,致力于将先进技术与人工智能充分结合,为武梅铁路3标各工点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在广州南沙庆盛安置房项目,测量机器人采用先进的AI测量算法处理技术,自动扫描采集数据,提升测量精度、效率。在瑞梅铁路项目,无人压路机行驶在路基施工一线,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实现路基填筑厘米级精准控制。在山东青岛,形如“机器狗”的机器人被放置在薛家岛排水区的排水管网内,代替人工完成地下管道的腐蚀、裂纹、堵塞或其他结构性问题……在机器人“工友”的帮助下,全国各地重点建设项目正加快推进。
-
黄埔边检开通“绿色通道”助力受伤船员就医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陈炜)“一名船员疑胸部骨折急需就医……”近日,广州边检总站黄埔边检站(下称“黄埔边检站”)接到申报后迅速开通“绿色通道”,成功救助一名受伤船员。 2月22日14时30分许,黄埔边检站执勤三队接到中外运代理紧急申报,称停靠在三门岛锚地的祥安口轮上的一名船员进行高空作业时,受风浪影响,导致其身体被安全带缠绕多次撞在船身立柱,怀疑胸部骨折急需离船就医。 “当时情况紧急,我们电话询问船舶资料齐全后,就让救助船先开船出发,代理再协助申办搭靠证,这样能最大限度节约救助时间。”执勤三队副队长江雀说,由于该站有边检行政许可网上窗口,申请资料报过来不到10分钟就审核通过。据悉,该名船员送医后发现3根肋骨骨折,幸好送医及时现在已无大碍。
-
2025年“工会帮就业”行动启动
信息时报讯(记者 郭展鹏 通讯员 粤工宣)昨日,全国总工会在广州启动2025年“工会帮就业”行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工会共同签署区域就业合作协议,12家企业和院校签订“校企+工会”就业协作协议。行动将贯穿全年,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推介、培训管理、校企合作、就业援助等精准就业服务。 据了解,2025年“工会帮就业”行动将依托工会服务职工“就业帮扶云”平台开展。该平台具备线上求职、岗位发布、简历上传、在线沟通等功能,提供直播带岗、信息发布、宣传展示等多样化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入驻企业7.02万家,提供岗位283.7万个,累计举办直播带岗活动274场。 广东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温文星表示,近年来,广东各级工会常态化开展具有广东特色、工会特点的系列就业服务活动,不断完善与广西、贵州等地工会就业协作机制。活动当天,广州还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举办了工会帮就业招聘会,在市内各区设4个分会场,近200家用人单位提供3000多个优质岗位。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