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堂木棉文化节启动
带来十二大板块80余场活动,原创音乐剧《青年孙中山》今日首演

小朋友通过“根系观察窗”观察木棉王树根的生长状况。通讯员供图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刘慧鹏) 昨日上午,“听见花开·红棉颂”广州中山纪念堂第四届木棉文化节在“中国最美木棉”——木棉王树旁正式启动。本届木棉文化节是“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广州中山纪念堂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城市文脉”为主线,围绕非遗活化、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三个维度,通过十二大板块80余场文化活动,将红色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实践与城市人文精神深度融合,为市民游客打造一场“可观、可感、可参与”的红棉文化盛宴。

木棉王下首设“根系观察窗”

启动仪式上,武术表演《少年中国说》和街舞《霍元甲》率先登场,节目将武术的刚劲与街舞的潮流完美融合,并创新植入咏春拳的禅意之美与双节棍的飒爽风采,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绚烂花火。此外,童声朗诵诗歌《咏木棉》、童声合唱歌曲《听见花儿开,颂木棉》等节目,也收获观众不少掌声和欢呼声。

“红棉映云裳”香云纱走秀成为全场焦点。模特身着香云纱服饰,以木棉为核心意象,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代表性市花,如香港的紫荆、澳门的莲花等作为设计元素,呈现一场非遗时尚盛宴。据介绍,走秀的服装均以香云纱面料作为主要材质,融合传统的印染、刺绣、钉珠等工艺手法,表达花城广州的积极进取、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

活动现场,“红棉潮墟”大型打卡装置“红棉时笺”成为“C位”,众多游客在此驻足打卡;木棉主题手作、文创展示与互动打卡区人气高涨,集章、骑行、AI数字人诗词互动等多种活动,为游客带来新奇的体验。

木棉王下首设的“根系观察窗”最受小朋友追捧。据了解,广州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联合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树木医生”团队,以科技赋能全方位守护木棉王。今年3月,团队在木棉王根部透气铺装上开设首块“根系观察窗”。这一非破坏性装置可直观展示树根生长状态,同步记录窗内外温湿度数据,分析季节变化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观察窗旁还配有科普标识,帮助公众理解古树保护的科学原理。

多款“红棉文创”新品首发

本届木棉文化节还重磅推出百余款“红棉文创”系列产品,包含“英雄花开英雄城”纪念邮折、红棉徽章、流沙冰箱贴、珐琅挂件、定制口红套装等近30款创意产品,其中多款“红棉文创”新品首发。据悉,“红棉文创”也纳入广州城市文创品牌“广州礼物”中。

另外,大型原创音乐剧《青年孙中山》将于3月12日上午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首演。该剧通过综合艺术形式,将叙事、歌唱、舞蹈完美融合,并以歌声进行演绎,塑造出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青年孙中山的形象。启动仪式上,该剧主演李泽楷、翟晓寒、李遥、黄文瑶等为大家带来音乐剧选段《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充分展现孙中山先生的壮志豪情,呼应木棉昂扬向上的精神内核,引发观众对音乐剧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