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冰倩)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位于广州佳兆业广场的“焰请烤肉铺子”以“日间烤肉+夜间酒吧+洗发服务”的复合模式引发热议,打破传统餐饮单一业态格局。据了解,该品牌为海底捞旗下新推出的副品牌,其创新尝试为烤肉赛道注入全新活力。
多元场景融合,创新体验受追捧
记者在焰请烤肉铺子看到,这家店与传统烤肉店大相径庭,中央吧台摆满各类酒水,从精酿啤酒到调制鸡尾酒……乍一看还以为走进了一家潮流酒吧。
在餐厅右侧,还隔出了一室作为独立洗发编发的空间。“本来想着吃完饭头发肯定一股味儿,没想到店里能直接洗,可以清清爽爽地回家。”正在等待洗头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就是冲着洗发服务来的。”另一位用餐食客说道。在与店员交流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洗发,不少年轻女孩还热衷于提前在网上预约编发造型服务,到店后根据个人喜好,由专业造型师打造专属发型。
晚上8点后,记者亲自体验了这家店神奇的“变身”:灯光切换为氛围模式,音乐表演、川剧变脸等环节轮番登场,门店变身“餐酒吧”。
据了解,焰请品牌此次在广州三店齐开,各具特色。另外两家分别是白云区五号停机坪商圈和颐高数码广场店。焰请品牌负责人分析称:“白云店附近居民区多,以家庭客群为主打造温馨场景;天河区的门店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店内氛围活跃,调酒师的花式调酒表演和小哥的舞蹈才艺秀,增强了与食客之间的互动性,深受附近高校学生的喜爱。”
焰请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相较于北方城市,广州作为南方一线城市,夜生活气氛更加浓郁,呈现出多元、活力、时尚的特点。” 据透露,继广州后,焰请烤肉铺子将加速布局全国,多地(如苏州、榆林、台州等)新店已在筹备中。
跨界融合成趋势,赛道竞争升级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2023年,烤肉相关企业存量持续攀升,平均年增速超10%。目前,烤肉相关现存企业达12.2万家。尽管品牌众多,但尚未出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千店大品牌,这为焰请等新玩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众合创始人、连锁餐饮战略规划师姚哲表示,“海底捞借‘焰请烤肉’实施多品牌矩阵战略,是餐饮巨头实现业务多元化的典型路径。‘焰请烤肉’也是依托海底捞成熟的供应体系,实现后端共享,前端协同。”
“不过,烤肉产业现处于碎片化竞争+品牌真空阶段。头部品牌影响力不足。‘焰请烤肉’在继承海底捞服务基因的同时,建立独立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平衡好‘服务体验’与‘商业本质’、短期流量转化与长期复购率等,这些将决定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能力。”姚哲进一步分析道。
行业观察
“餐饮+场景”频频破圈
近年来,烤肉品牌通过“餐饮+场景”创新频频破圈。例如,小猪查理川式烤肉以“自助+川味”打开市场;么子烤肉联合酒吧品牌打造“边吃边玩”体验;乐销魂·烤肉拌饭则聚焦“堂食+外卖”双渠道模式。焰请的复合业态进一步拓宽了行业想象力。
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认为,海底捞试图创造一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使得顾客不仅仅是在享受美食,更是在体验一种全方位的服务。海底捞对“焰请烤肉”寄予厚望,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规模扩张门店数量。考虑到海底捞的品牌影响力和服务质量,“焰请烤肉”有潜力吸引那些寻求高品质用餐体验且愿意为此支付较高价格的消费者。不过,要在这个市场中站稳脚跟并长期发展,还需要持续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并有效地进行品牌推广。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西贝、海底捞等一直在践行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及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打造副品牌,资源倾斜至关重要,西贝多年打造副品牌却未成功,根源在于战略不清晰、资源配置不足。目前,众多韩国烤肉品牌逐渐退出中国市场,正是国内品牌崛起的好时机。凭借自身品牌效应、粉丝效应与规模效应,海底捞若涉足烤肉副品牌,成功率或高于其他品牌,其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