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广州拟通过多种途径破解“停车难”问题。近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就《广州市停车场条例(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据了解,《征求意见稿》提出错时共享停车等建议。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此前南沙区黄阁镇便民服务中心停车场已在夜间开放,推出错时停车便民服务;国有企业旗下的五羊停车场近年逐步向社会开放车位,盘活停车资源并尝试设置共享车位。还有一些由国企经营的停车场走“低价便民”路线,如广州体育馆、云胜广场等,为周边的居民群众提供便利。这些实践案例为广州构建高效、便民、可持续的城市停车治理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A08~A09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A08~A09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陈子垤 杨丽容
南沙区黄阁镇便民服务中心停车场
白天办事免费停车,晚上临停价格亲民
白天来办事可以免费停车,晚上也能在这里临时停车,每小时2元、10元封顶!去年7月,南沙区黄阁镇便民服务中心推出错时停车便民服务,受到市民的欢迎。
黄阁镇便民服务中心位于南沙区黄阁大道,周边有多个大型住宅小区、公园、商圈和工业园区,日常车流量大,公共停车资源相对紧张。“黄阁镇是南沙区的经济重镇,便民服务中心周边人口密集、商业活跃。我们结合实际情况,将停车场资源进行盘活,白天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夜间则开放给社会车辆临时停放,实行低收费管理。”黄阁镇党政和人大办公室工作人员陈琼婷介绍。
据了解,黄阁镇便民服务中心停车场有231个停车位。记者看到,停车场入口处有明确的收费标准和停车指引。其中,免费停车时段为每天7:00~19:00,共计12小时;夜间时段为19:00至次日7:00,实行按小时计费,每小时2元,12小时内最高收费仅10元,超过12小时部分按每小时10元收取。记者走访发现,该停车场的收费远低于周边其他停车场,如麒村路南侧公园停车场、黄阁地铁站侧边停车场等,这些地方的夜间停车收费普遍为每小时5元,24小时最高收费为27元。
这一便民举措获得市民的广泛好评。黄阁社区居民麦先生表示,现在晚上出来吃饭、逛街的人越来越多,开放夜间闲置车位,可以方便群众,而且每小时2元的收费也很亲民。
据陈琼婷介绍,自便民服务中心停车场夜间开放以来,夜间车位利用率已达到约三分之一,有效缓解了周边的停车压力。目前中心收到不少市民的建议,如希望白天也能开放部分区域供社会车辆使用,或推出月保卡等长期停车优惠。“我们正在积极研究,下一步将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停车场管理,合理划分工作人员停车区、办事群众停车区和社会车辆停车区,提升车位使用效率。”陈琼婷说。
广州体育馆停车场
部分车位内部使用,其余车位对外开放
近日,记者来到广州体育馆停车场进行实地探访。场馆区域平面图显示,这里的停车场分三个区域,包括露天停车场、贵宾停车区和五层地下停车库。其中,地下停车库设计独特,呈环形向下延伸。该车库共五层,上面四层为露天停车位,最底层为地下停车场。据观察,每层设有近百个停车位,并配置了相当数量的充电桩。记者走访当天是工作日,场内停放的社会车辆并不多。
据广州体育馆停车场负责人李彦明介绍,广州体育馆停车场是按政府指导价收费的,小车收费标准分为日间和夜间。其中,日间时段为7:30~21:30,每小时4元,12小时28元封顶;夜间时段为21:30至次日7:30,每小时2元,10元封顶;停放24小时36元封顶。
李彦明表示,目前广州体育馆有650个停车位,“除部分供内部使用外,其余车位均对外开放。”他透露,平日停车场的使用率在六七成左右,主要服务到体育馆运动的街坊。“相比周边商业停车场,我们的收费极具优势。”李彦明补充道。据悉,当体育馆举办大型演出或赛事活动时,停车位需求激增,也会出现爆满的情况。
五羊停车场
探索共享停车模式,缓解周边停车压力
五羊停车场地处五羊邨商圈,拥有221个实际可用车位。记者了解到,该停车场属国有企业旗下物业服务公司,2009年起作为商业停车场向社会开放,之后逐步开放共享停车。
据该停车场负责人介绍,停车场内有6个车位以月租形式交由共享停车公司运营,实行分时计价的收费方式。
记者走访后了解到,该停车场实行差异化收费,临停车辆收费标准为每小时16元。6个共享车位则通过扫码预约方式提供停放服务,白天时段(8:00~20:00)为每小时10元,45元封顶;夜间时段(20:00~次日8:00)为每小时4元,15元封顶。此外,该停车场还积极拓展商业合作,与海门鱼仔等周边餐饮商户联动,推出“消费满额减免停车费”的优惠活动,吸引就餐客流,提升停车场综合使用价值。
数据显示,该停车场日均停放量约为155辆,即便在高峰时段仍有剩余车位,具备进一步向社会开放的条件。
停车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缓解寺右新马路高峰时段的停车压力,停车场在邻近寺右新马路的道路设置了临时泊位,单次最高26元。被问及停车场何时增设新能源车充电桩时,该负责人表示,经合作单位勘察,停车场电房电力容量不足,如需改造则成本太大,因此暂无加装充电桩计划。
云胜广场停车场
场内设逾百充电桩,临时停放收费不高
云胜广场位于白云区金园路。记者走访时看到,广场的停车场位于负2层,场内通道宽敞,指示标识清晰,车位布局科学。值得一提的是,场内设置了不少新能源车充电桩。
据广州地铁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云胜广场项目负责人刘杰介绍,目前云胜广场有347个停车位,配有逾百个充电桩。“我们的停车场从2021年运营起就对外开放,建设初期已规划充电桩。”刘杰特别提到,随着全运会临近,后续将根据实际需求适当增加充电桩数量,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收费方面,目前云胜广场日间时段为7:00~20:00,车辆临时停放每小时5元,28元封顶;夜间时段为20:00至次日7:00,30分钟以内收费1元,超过30分钟每小时2元,10元封顶;停车24小时36元封顶;月保费每月600元。对于上班族以及需要在附近就餐或娱乐的市民来说,这里是性价比较高的停车场。
记者观察
解决停车难题还需多方协同发力
当前,广州正积极探索缓解城市“停车难”的有效路径。南沙区黄阁镇便民服务中心停车场、广州体育馆停车场、云胜广场停车场和五羊停车场等通过夜间低价停车、共享车位、商业联动等方式,有效提升车位资源利用率,受到市民的欢迎。
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全市范围内的“停车难”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虽然车位总量在理论上达到“一车一位”,但老城区、重点时段和热点区域的车位供需矛盾依然尖锐;另一方面,部分司机习惯将车辆停在路边,导致车位闲置与违停现象并存。有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即便周边有开放的公共停车场,仍有相当比例的司机喜欢把车停在路边,当中既有图方便的心理,也包含对收费敏感的因素。“开车10分钟,停车半小时。”有司机直言,“明明知道可能会被贴罚单,但比起走几百米甚至一公里去停车场,我还是愿意赌一把。”
针对这一民生“堵点”,去年9月29日,广州市政协“有事好商量”第三期协商活动探索如何“盘活各类资源,优化提升城市停车利用水平”。
政协委员和相关职能部门一致认为,解决停车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政府、企业、社区和市民多方协同,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和习惯养成等多项举措和有效引导,才能真正实现停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据此还提出多项建议:一是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推动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二是盘活存量资源,推广社区自治停车管理模式,推动“一对一”错时共享;三是加强科技赋能,优化“广州泊车”平台功能,实现停车资源信息互联互通,提高车位周转率;四是完善道路泊位设置,推进智能化管理,提升停车效率。
停车难是城市发展中的普遍问题,也是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只有通过多方协作、综合施策,才能逐步破解这一难题,切实提升市民出行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