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 广州新闻
  • 三伏天灸开贴首日人气火爆

    三伏天将至,老广的三伏“养生局”拉开帷幕。昨日,广州多家医院三伏天灸“第一贴”开贴。早上8时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大厅前,蜿蜒的长队如“游龙”。上午9时多,广东省中医院健康广场,贴灸现场火爆,市民朋友携家带口来贴天灸。当天,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是同步开设了天灸门诊和膏方门诊。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刘庆钧 梁幸琳 陈佳佳 查冠琳 李朝 金小洣 三伏前10天 冬病夏治“黄金预备期” 昨日早上8时,陈姨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近湿气重,我脾胃一直不好,必须赶在伏前灸第一贴。”伏前,即为初伏前10天,是冬病夏治调理的“黄金预备期”,起提前疏通经络、排出寒湿作用,为三伏灸“扫清障碍”。 广中医一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主任陈振虎介绍,现代人作息紊乱、饮食不节、压力激增,极易加剧“肝郁脾虚”的病理状态。脾虚则湿盛,湿邪耗气,气虚湿阻,容易引发关节筋骨肌肉疼痛,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今年天灸重点在“健脾祛湿”,伏前灸疏肝健脾,初伏灸调理胃肠,中伏灸加强祛湿,末伏灸固本培元,末伏加强灸则驱散余邪。 “今年为短伏,高温和高湿叠加,比往年更热,贴药的人更多了!”广中医一院门诊办主任汪朝晖在现场维持秩序,贴天灸的队伍从1楼大厅延伸至院外广场,医院增设10个临时贴敷区。等候的人群中,有通勤前争分夺秒赶来的上班族,有带着孩子的父母。为了方便市民,医护人员轮班值守至晚间8时。 在弥漫着辛香药味的贴敷区,众多天灸“拥趸”向记者介绍自己的贴灸心得。72岁的李伯连续贴灸8年,“以前夏天都要穿护膝,现在爬白云山不费劲!”程序员小张长期在空调房导致颈椎病,首次尝试三伏贴灸后肩颈紧绷感明显缓解;程女士带着6岁的女儿来贴敷,“去年贴天灸后,孩子冬天咳喘发作少了,今年继续巩固。” 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副主任贾超介绍,配合今年气候特点,天灸贴在原药方基础上进行相应升级,配伍广藿香(芳香化湿)、广佛手(理气和中)、阳春砂仁(化湿醒脾)等道地药材,并新增期门、内关、神门等穴位,诸穴相合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效,最大限度除湿理气。其中,失眠的朋友可贴穴位、照海、三阴交、足三里、大椎、颈百劳、太溪、神门等穴位,平时睡前按摩效果更佳。 三伏天养生 除了贴灸还可“晒背”艾灸 “三伏天灸开贴了,快来贴灸!”昨日早上,和老伴一起来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刘阿姨看到医院健康广场支起一排排贴灸“摊位”,立马拿出手机拨通女儿的电话。刘阿姨告诉记者,“每年三伏天,我们一家人都会坚持贴天灸,调理身体。” “以往来贴三伏天灸的多是老人和小孩,大多患有失眠、关节炎、鼻炎、哮喘等疾病。最近几年,来贴灸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大多是低头玩手机引起的颈椎腰椎痛。三伏天灸采用升温的中药,贴在穴位上,达到祛风散寒、温经活络、防病治病的目的。”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滋平介绍。 今年三伏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贴灸间隔也随之缩短,往年每贴天灸间隔约20天,今年间隔仅为10天。李滋平表示,“今年高温多雨,针对当前气候与人群健康特点,省中医院推出‘疏肝理脾+祛湿化浊’的天灸处方,增加一些健脾祛湿、疏肝和安神的中药。” 三伏天养生,除了贴天灸,艾灸、晒背、泡脚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方式。李滋平特别提醒,“三伏天晒背,最好在早上9时之前,下午4时之后。晒的时间也有讲究,不是晒的时间越长越好,有些人晒久了会晒伤皮肤甚至中暑,一般晒10~15分钟就可以了。每天晒一次,就可以达到补阳温阳的作用。” 7月初的广州,虽未入伏,但高温热浪已至,防中暑格外重要。李滋平建议市民朋友,三伏天一定要多喝水,每天保证1500毫升~2000毫升饮用水量,上午10时~下午4时之间减少户外活动。夏天出汗多,要注意补充电解质。生活中,可以煲一些冬瓜薏仁汤、绿豆汤、酸梅汤以及荷叶水等解暑汤品。 天灸+膏方 外贴内服“双管齐下” 昨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三个院区门诊大厅同步贴天灸。针灸康复科、治未病中心、风湿科门诊、妇科门诊都设置了天灸服务。来贴天灸的王阿姨告诉记者,“我有老寒腿,一到冬天就疼得厉害。这几年坚持贴三伏天灸,症状改善了很多,所以今年早早地就来排队了。”像王阿姨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他们都对天灸疗法的效果赞不绝口。 据了解,三伏天灸的贴灸时间为伏前、初伏、中伏、末伏、出伏,共有五次贴灸时间。如果错过三伏天灸“头贴”,也无须担心,后续还可按照时间安排前来进行天灸,为健康“加油”。 记者注意到,在三伏天灸简易门诊的一旁,还同步开设有膏方门诊。外贴天灸疗法与内服膏方相结合,双管齐下,在调理体质方面具有内外兼治、协同增效等多种协同作用和优势。 专家介绍,三伏天人体阳气最盛,此时天灸可借助天时,使药性更易深达脏腑,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效果更佳。同时配合内服膏方,可进一步强化温阳益气、散寒除湿等功效,对虚寒性疾病疗效更显著。此外,天灸与膏方二者结合对人体进行整体调理,不仅能改善具体病症,还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哪些人可以贴灸? 天灸治疗适合各类体质的人群,尤其是对于体质偏虚、阳虚以及风寒湿型的患者疗效更佳。 1.肺系相关病症 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喘(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咽炎、虚人感冒等病症。 2.慢性痛症 颈肩腰腿痛、膝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网球肘、胃痛、痛经等慢性疼痛。 3.其他类 失眠、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夜尿症、遗尿等。 如何贴灸? 贴灸日期 初伏加强:7月10日(星期四) 初伏:7月20日(星期日) 中伏:7月30日(星期三) 末伏:8月9日(星期六) 末伏加强:8月19日(星期二) 天灸注意事项: 1.贴药时间:成人30~45分钟,12岁以下10~20分钟,2岁以下慎贴药。 2.贴药反应: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肿、小水泡、轻度热痛感属正常现象,请勿抓挠。如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泡、溃烂、皮肤过敏、发热等,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3.饮食控制:天灸期间应清淡饮食,不宜食用发物、生冷食品。 4.贴药后续:去除药物后2~3小时可以洗热水澡,不宜游泳、洗冷水浴。 5.禁忌证:药物或胶布过敏者、皮肤破损或过敏体质者、疤痕体质者、孕妇、月经期妇女和体温超过37.5℃者。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广州新闻
  • A4: 广州新闻
  • A5: 广告
  • A6: 广州新闻
  • A7: 广州新闻
  • A8: 时报调查
  • A10: 区区无小事
  • A11: 综合新闻
  • A12: 地产
  • A13: 家居
  • A14: 财经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