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举重之乡”到“篮球城市”
东莞跨越66年的“顶峰相见”

东莞市体育中心篮球馆。

六运会举重比赛资料图。

九运会篮球比赛资料图。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刘桂平 通讯员 莞宣) 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既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走进香港、澳门。作为东道主城市之一,东莞将承办篮球(成年组男子)、举重等精彩赛事。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东莞赛区按照“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办赛目标,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最优服务,呈现一场彰显岭南风韵、东莞特色的体育盛会。

在参赛方面,东莞健儿同样蓄势待发。本届全运会,预计将有逾百名东莞选手代表广东队出战,参赛项目涵盖篮球、举重、体操、游泳、帆船、自行车、羽毛球、击剑、马术等多个项目。截至目前,广东代表团已斩获5金3银4铜,其中东莞体操新秀柯沁沁独揽三金,跆拳道选手严磊也为广东队添得一铜。

六运会:

见证“中国力量”震撼世界

东莞是全运会的亲历者,从首届全运会到即将开幕的十五运盛会从未缺席——六运会力拔千钧的杠铃回响、九运会男篮巅峰对决的呐喊犹在耳畔……随着十五运会大幕将启,东莞将再次迎来男子成年组篮球和举重项目的精彩角逐,续写这座运动之城与全运会之间历久弥新的传奇篇章。

1987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六运会”)在广东这片热土上激情上演。为了圆满承办赛事,东莞的常平体育馆与石龙体育馆拔地而起。常平体育馆作为全国首座乡镇级多功能体育馆,承担起了武术项目比赛的重任。而石龙镇更是举全镇之力,打造了一座极具标志性的石龙体育馆,这座体育馆成为见证“中国力量”腾飞的璀璨舞台。

六运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举重健儿汇聚于此,场场巅峰对决,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关注,现场座无虚席。赛事期间,主场作战的广东选手何灼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他以117.5公斤的成绩打破了52公斤级抓举世界纪录,紧接着又以265公斤的总成绩刷新了该级别的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打破举重总成绩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另一位广东选手何英强同样表现出色,他以133.5公斤的成绩将56公斤级抓举世界纪录收入囊中。而石龙籍运动员叶焕明则在60公斤级比赛中凭借稳定的发挥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摘得了总成绩金牌,为家乡赢得了至高荣誉。这枚宝贵的金牌,也为叶焕明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夺得铜牌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六运会的筹备阶段,中国首位世界纪录创造者、石龙人陈镜开担任了筹委会副秘书长一职,为赛事的顺利进行付出了辛勤努力。而在全运会举行期间,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广州,亲自向陈镜开颁发了奥林匹克银质勋章,以表彰他对奥林匹克运动以及中国体育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陈镜开也因此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运动员,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中国体育的辉煌史册上。

九运会:

男篮决赛成为永恒经典

2001年11月11日至25日,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作为新世纪中国首个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本届全运会不仅是对北京申奥成功后全国竞技体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成果的全面检阅,更是广东改革开放成就的一次精彩展示。

在这场体育盛事中,射击(飞碟)比赛、男子篮球比赛、女子足球比赛复赛在东莞举行。其中,男子篮球等比赛分别在东莞市体育馆、常平体育馆和大朗体育馆上演。11月14日在东莞市体育馆上演的男篮决赛,成为中国篮球史上永恒的经典——由初露锋芒的姚明领衔的上海队挑战拥有王治郅、刘玉栋等名将的八一男篮。值得一提的是,王治郅已在当年4月份确定将征战NBA,而姚明则在CBA赛场所向披靡,正迈向NBA的舞台,这场“移动长城”之间的对决吸引了全国目光。

比赛过程扣人心弦,双方比分始终紧咬,最终八一队以91:88成功卫冕。这场巅峰对决堪称中国篮球“黄金一代”的集体亮相,刘玉栋、姚明、王治郅、李楠等未来名宿同场竞技的精彩画面,至今仍为球迷所津津乐道。

在本届全运会上,宏远男篮获得第四名,广东骏达女篮斩获季军。东莞赛区的组织工作获得高度认可,市政府荣获“组织工作贡献奖”,市体育中心、厚街、大朗、常平等赛区均被评为“优秀赛区”,青年志愿者服务部更获评省级“优秀服务集体”,充分展现了东莞出色的赛事承办能力和城市综合实力。

东莞,这座镌刻着“篮球城市”热血基因、流淌着“举重之乡”拼搏血脉的城市,始终以昂扬之姿闪耀全运舞台。从1959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至今,跨越66年,东莞在全运会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这座“运动之城”必将续写新的辉煌,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更多“东莞力量”。

东莞运动员在全运会上的奋斗历程

第一届全运会(1959年,北京):5名东莞籍运动员参赛,陈镜开斩获举重男子最轻量级总成绩金牌,陈笑婵在赛艇项目中夺得女子1000米双人单桨有舵和女子八人单桨有舵两枚金牌。

第二届全运会(1965年,北京):6名东莞籍运动员参赛,谢润深在水球项目摘金。

第三届全运会(1975年,北京):17名东莞籍运动员参赛,梁秀琼在游泳项目斩获两金,柳穗则在赛艇项目夺得两金。

第四届全运会(1979年,北京):31名东莞籍运动员参赛,多名选手登上领奖台。

第五届全运会(1983年,上海):33名东莞籍运动员参赛,徐冠南、叶润成、李妙荷、林建新等游泳健将勇夺金牌。

第六届全运会(1987年,广东):34名东莞籍运动员参赛,叶焕明、刘惠章、邝日忠、黄少欢等在举重、赛艇、蹼泳等项目贡献9枚金牌。

第七届全运会(1993年,北京、成都、秦皇岛):41名东莞籍运动员参赛,胡景海、陈耀华、冼傍娣分别在游泳、水球、皮划艇等项目摘金。

第八届全运会(1997年,上海):38名东莞籍运动员参赛,举重选手岳平田夺冠并四次打破世界纪录,冼傍娣/冼傍兴组合在皮划艇项目夺金。

第九届全运会(2001年,广州):24名东莞籍运动员参赛,李浩均、梁富亮、刘晓春、麦丹妮、原有湖在游泳、体操、赛艇、皮划艇等项目斩获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