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刘桂平 通讯员 大岭山宣) 近日,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名单发布,来自东莞市大岭山镇的叶沃和入选。叶沃和生于1967年,是东莞市大岭山镇金桔村村民。 1999年,叶沃和的邻居病重,临终前恳求他照顾自己残疾的女儿叶见开。此后20余载寒来暑往,叶沃和一直信守诺言,虽生活清贫但却从未放弃。叶沃和的感人事迹在当地成为美谈,并因此获得“广东好人”“中国好人”等荣誉。 邻居托孤 他允诺照顾其一生 金桔村有位老人叶见开,今年80岁,村里人称“哑妹”。据悉,她因3岁时发了一次严重的高烧,医治不当落下终身残疾,不但智力受到影响,还丧失了语言和听力能力。1999年,叶见开母亲临终前一直放心不下女儿以后的生活,于是想到托孤给邻居叶沃和,便恳求他帮忙照顾自己的女儿。 “起初我家人并不愿意,后来她母亲天天来我家里恳求我们,我们看到一个老人家天天往我家里跑,再加上叶见开身世可怜,实在不忍心拒绝。”叶沃和说,当时他才30岁出头,考虑了2个月后,最终答应了老人的托付。因为这个承诺,叶沃和把叶见开当作自己的亲姐姐般对待,悉心照料至今。 细心教导 帮“姐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叶见开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很多东西都不懂。为此,叶沃和有意识地培养她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叶沃和细心地把大额纸币兑换成10元、5元,并亲自带她去买菜,“她不会管理钱财,所以不能一次给她太多钱。”叶沃和说。 在日常生活中,叶沃和还教会叶见开使用电饭煲、电水壶等电器。渐渐地,叶见开的生活基本实现自理,可以自己去买菜自己做饭。 平日里,叶沃和还会坚持每天到她家里看一看,帮她送药上门,带她去社区体检,还帮她换灯泡、修水管、补屋顶……台风天,叶沃和还会将她接到家中照顾;春节会带上家人为她打扫卫生、置办年货、选买新衣、张贴春联。 悉心照顾 “我已经把她当成了姐姐” 受叶沃和感染,村里人也对叶见开格外照顾。村里人时不时就会送肠粉、炒粉等给叶见开当早餐。知道叶见开平时喜欢去菜市场玩,叶沃和特意嘱咐附近邻居与市场商户帮忙照看,如遇上急事就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他。 2020年,考虑到叶见开年事已高,且独居多有不便,叶沃和向当地村委会求助。在政府的帮助和叶沃和的陪同下,叶见开住进了环境整洁、有专人照料的大岭山敬老院。自从叶见开住进大岭山的敬老院后,叶沃和考虑到叶见开的房子长时间无人居住会逐渐破败,夫妻俩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前往清洁打扫,雨水时节检查门窗,减少叶见开的挂念。 时光匆匆,叶沃和始终坚守承诺,20多年来一直把叶见开当作自己的亲姐姐般悉心照料。“照顾她那么多年,我已经把她当成了姐姐。”叶沃和坦言,“无论是10年还是20年,我都会和家人一起,照顾她一辈子。” 近年来,大岭山镇不断深化文明建设“友善岭邑”品牌内涵,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叶沃和等一大批可学可敬的“身边好人”“先进典型”不断被挖掘,让人们看到他们的身影,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感动于他们不平凡的伟大壮举和平凡的执着坚守。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刘桂平 通讯员 陈炳安 常平宣) 10月28日,“情暖常平·潮商有爱”助力常平“百千万工程”慈善慰问活动暨“环境整治专项基金”成立仪式举行。东莞市潮汕商会常平分会(以下简称“常平潮汕商会”)捐资30万元设立“常平环境整治专项基金”,以实际行动彰显潮商担当、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常平高质量发展。 当天,常平镇党委副书记罗成基,常平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分局、镇公共服务办、常平慈善基金会、常平供销社、常平潮汕商会相关负责人以及环卫工人代表参加活动。活动首先为常平潮汕商会颁发捐赠证书,表彰该商会在公益事业中的善行义举,并为环卫工人送上爱心物资,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 据悉,常平潮汕商会捐资30万元设立“常平环境整治专项基金”,预计每年投入10万元用于奖励在常平环境整治工作中排名前5的村(社区),并由村(社区)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体进行奖励,进一步激发全民参与环境整治热情。“我们希望以专项基金为纽带,更好地凝聚合力、推动工作,让常平的天更蓝、路更净、城更美。”常平潮汕商会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常平将建立健全常态化环境整治机制,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提升、劳动者关爱等工作,动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维护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关爱环卫工人,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成果,弘扬“尊崇劳动、关爱劳动者”的社会风尚。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叶虹 通讯员 邱发平) “秋风起,鱼包美”!东莞中堂鱼包是非遗特色美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因其选料的丰富讲究和传统的制作技艺,名声在外,成为广大消费者餐桌上的美食。近日,记者采访了“斯文柳”鱼包店师傅黎柳宜,一同探究中堂鱼包的非遗魅力。 黎师傅有40多年的鱼包制作经验,她怀着对鱼包传统制作技艺的热情,不断摸索总结,并根据大众的口味进行改良。这两年,她创新推出陈皮鱼包。老陈皮具有特殊的清香和甘甜,并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健脾等功效,让鱼包兼具风味与营养,让中堂鱼包的美名得以广为流传。 黎柳宜介绍,中堂鱼包的做法多样,可上汤、火锅、清蒸、煎炸,风味各异。记者采访当天,黎柳宜带大家解锁中堂鱼包的N种做法,体验舌尖上的非遗美食魅力。 1.上汤鱼包 上汤鱼包是最经典的鱼包吃法,入口鲜甜爽滑,令人回味无穷。煮开一锅水,水沸后将鱼包下锅,慢火煮5分钟左右,待鱼包外皮晶莹剔透即可捞出。汤里可根据个人喜好加上时蔬,以增添口感和风味。 2.打边炉 秋冬季节,不少人喜欢在家里打边炉。鱼包可谓打边炉的“绝配”食材,鱼包外皮爽滑,内馅多汁,吸收汤水里各种食材的鲜味后更显美味。 3.清蒸鱼包 洗干净荷叶,放少许清水,将鱼包平铺于荷叶上面,隔开水蒸10分钟左右,热腾腾、鲜出汁的清蒸鱼包原汁原味、健康美味。 4.煎炸鱼包 在平底锅中加入少许油,放入鱼包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外皮酥脆,内里鲜嫩,满口留香。 5.鱼丝面 薄如宣纸的鱼包外皮可以做成鱼丝面。经过数百次擀压的鱼包皮,经过高汤沸煮后,色泽油润,吸溜一口,香甜爽滑,给人绝妙的味蕾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