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潮涌,千帆竞发。小微企业如毛细血管扎根产业链末梢、社区商圈与科创园区,既承烟火民生,亦育创新火种。目前,广州民营经济主体超350万户,小微企业占比超九成,在吸纳就业、保障民生、激发市场活力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轻资产、缺抵押、融资难”制约其发展。为此,广州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出台系列举措引导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倾斜。 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敏锐把握政策导向与企业需求,将普惠金融置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位置,以“科技+服务”双轮驱动破解小微融资难题。截至9月末,该分行普惠贷款余额超1420亿元,比年初新增超170亿元,为广州的经济活力与民生温度筑牢了金融根基。 “直播+金融”搭建融资快车道 广州南沙,是小微企业集聚的活力高地。近日,建行广州自贸区分行与南沙蝴蝶洲社区携手,推出“惠企春风”直播暖企专场活动,掀起一股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热潮。这场云端对接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时空束缚,借助数字化手段让银企沟通实现“零距离”。 活动现场,该分行普惠金融团队负责人化身“主播”,以“政策解读+ 产品推介+反诈教育”三维模式,结合真实案例解读普惠、科技金融工具,穿插反诈知识,助力企业懂政策、会申办、强风控。1小时直播吸引了超800人次观看,当场,该分行为25户小微企业主建立一对一融资对接渠道。 广州某商务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正是此次直播的受益者之一。这家扎根南沙10年的企业,专注为区内制造业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流程优化服务,属于典型的“轻资产”小微企业。受近期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企业面临员工薪酬支付、办公场地租金周转压力,却因缺乏抵押物,一直未敢尝试银行融资。 “以前总觉得银行融资门槛高、离我们远,遇到困难习惯自己想办法,从没主动找过银行。” 该公司负责人说,“这次通过社区推荐观看直播,银行专业人员清晰的讲解和透明的流程让我们觉得很可靠。” 了解到企业需求和特性后,建行广州自贸区分行迅速为企业匹配“抵押快贷”产品,并启动优先受理审批机制,仅用10个工作日即完成从申报到放款全流程,成功为企业授予100万元信贷支持,及时缓解企业在薪酬支付和场地租金方面的燃眉之急。 这场直播并非偶然。作为扎根南沙的金融机构,建行广州自贸区分行始终紧扣南沙的发展定位,将普惠金融服务融入社区生态圈建设。通过“直播+金融”的模式,持续扩大服务半径,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产业链末梢,为南沙打造“小微企业友好型自贸片区”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贷”动专精特新“加速度” 在广州海珠区,科技创新企业扎堆的科技园是区域经济的活力引擎。近期,扎根于此的某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得到建行广州海珠支行1000万元“善新贷”的融资支持,为企业扩产提速注入关键动能。 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企业,专注激光加工自动化配套设备研发,跻身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行列。早在企业入驻海珠科技园创业初期,建行广州海珠支行就主动上门服务,为其开立基本户,多年来优质服务始终如一,让企业倍感安心。上个月,企业拿下一笔大额订单,迎来发展契机。但喜悦很快被难题取代:完成订单需要千万元资金用于原材料采购与生产线建设,现有资金远不能满足需求。 就在企业负责人李总焦虑之际,建行广州海珠支行送来“及时雨”。该支行客户经理走进企业车间,实地了解经营数据、设备配置、作业流程、检测情况等。“你们符合‘善新贷’产品要求,最高可贷1000万元,材料齐全,现在提交申请,一周就能到账,3年贷款期限也贴合生产线回报周期。”客户经理为企业推介适配产品。李总又惊又喜,当即进行申请。 细致核对营业执照、专利证书等,建行广州海珠支行以专业高效的服务,及时为企业批复贷款申请。“收到贷款到账的短信,我悬着的心才放下。太感谢建行的大力支持,这下我们可以全力以赴完成订单了。”李总满怀期待。 如今,企业的新生产线已顺利投产。在广州,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建行广州分行凭借普惠金融创新产品,持续为小微企业输送金融“活水”,助力它们在市场竞争中稳步成长、绽放光彩。 普惠金融是小微企业成长的“甘霖”,为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焕发发展活力提供关键支撑。建行广州分行深谙小微需求差异,以“一企一策”破局,通过完善政策保障、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数字服务、优化平台流程等多元举措,让周转资金快速触达经营末梢,助力企业攻克扩产资金难关。该分行以超1420亿元普惠贷款余额的扎实成果,生动诠释了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担当,为广州小微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为激活区域经济“毛细血管”、推动城市经济活力持续迸发的重要力量。 专题|撰文 张柳静 陈霜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粤机宣 机场宣 东宣 唐珩) 10月30日14:59,由C919国产大飞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6308航班从广州白云机场第五跑道腾空而起,飞向目的地北京大兴机场,标志着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 当日下午,白云机场在T3航站楼举办了热烈而温馨的首航活动。作为T3首航“幸运儿”,搭乘MU6308航班的旅客收到了白云机场与东航联合定制的首航纪念礼——包括首航特色登机牌、咖啡随行杯、手机支架等文创纪念品。“第一次坐C919,还赶上T3首航,又体验了刷脸登机,感觉像开盲盒一样惊喜!”搭乘首航的李女士说,“T3比想象中更智能,值机、托运流程顺畅,航站楼设计也很漂亮,这趟出行太有纪念意义了。” 记者了解到,作为首批入驻T3航站楼的航司,东方航空在转场准备和运营优化方面采取了多项针对性措施,组建了专项工作组,制定了详细的运行方案。东航国内航班搬至T3运营后,启用了更智能的值机系统。同时,值机柜台从T1的12个增加到T3的15个,并增设高端值机区,完善两楼运行中转流程、行李分拣系统升级等关键环节。 据介绍,此前东航已通过多次综合演练验证机坪运行、旅客中转等流程。为应对航站楼投运初期旅客可能走错航站楼的情况,东航广东分公司地服部在T3启用后一段时间内,将每日安排工作人员驻守T1,为旅客提供相应帮助。 首航旅客体验: 市区到T3交通便捷,安检通道效率高 旅客邓邓是首航旅客之一,他是一名环球旅行家,已去过40多个国家,体验过上百个航站楼。“今天很开心,在T3航站楼启用的第一天来到白云机场,拿到了全场的第一张登机牌。”邓邓对此兴奋不已。邓邓说,他一早打车来到T3好好逛了一圈,“T3非常漂亮,整体设计时尚大气。商业区设计成具有岭南风情的骑楼商业街,既有岭南文化特色,又融合了国外的一些设计风格。此外,洗手间和观景平台都让人眼前一亮。” 陈昱燊带着奶奶乘坐首航航班去北京,“能在T3坐上首航航班去旅游,很惊喜。我们准备去北京看故宫和天安门。”陈昱燊家住越秀,他和奶奶从一德路乘坐地铁到机场南,然后转乘东环城际到达机场东站,全程1小时20分。“从市区到T3,交通很便捷,一路上指引清晰,接驳很顺利。”陈昱燊说,T3动线设计合理,过了安检后到登机口,一路上都有自动扶梯,“我还参观了洗手间,里面能拍到飞机,很赞。” 旅客李先生表示,能成为T3航站楼的首批旅客,他感到非常荣幸。体验下来,值机区的智能设备操作流畅,安检通道效率很高,候机区的商业配套和休息设施也比之前完善。航站楼出发大厅的室内花园也很惊艳。此外,东航商务旅客可从专用通道安检后进入休息室,并直接通达登机口,体验感满分。“我觉得这座航站楼真实体现了国际航空枢纽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很好地承担了城市门面。”李先生说。 值得一提的是,首个T3进港航班——从兰州飞往广州的MU2219航班享受到民航界最高礼仪“水门礼”的迎接。当飞机缓缓穿过由两辆消防车搭建的“水门”时,现场响起阵阵掌声,不少旅客透过舷窗记录这一难忘瞬间。“第一次体验‘水门礼’,还赶上白云机场T3启用,感觉特别幸运!刚才在空中俯瞰T3,‘羊城花冠’名副其实,真的很靓!”刚下飞机的旅客张女士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