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来将打造11个市级驿站
信息时报讯(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成广聚) 精彩节目表演、志愿者宣言、垃圾分类游戏互动、入户宣传……昨日,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荔湾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白鹤洞街道办事处协办的“绿美生活 志愿同行”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驿站挂牌仪式在观御社区举行。 现场,广州首个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驿站正式挂牌,未来将发挥阵地服务作用,汇聚志愿力量,推动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打造一批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阵地 近年来,广州利用“志愿之城”制度优势,广泛汇聚全社会志愿者力量,助力垃圾分类工作。为建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队伍,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管理体系,更好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今年,广州通过“建立一支队伍、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一批阵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形成一批经验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其中,在阵地打造方面,广州拟整合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宣教馆、宣教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驿站等现有资源,实行结对融合建设,共同打造一批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阵地。 市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挂牌的荔湾区白鹤洞街道观御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驿站,作为市级驿站为各区提供了标准示范样板,标志着广州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年,广州将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资金和能活动、能学习、能练习’的‘三有三能’标准要求,推动建设11个市级和177个区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驿站,市、区两级要齐心协力把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驿站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真正使志愿服务驿站成为志愿者和市民群众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科普基地’、参与垃圾分类的‘活动基地’、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实践基地’。” 接下来,这些驿站将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之家”,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垃圾分类知识大比拼、“跳蚤市场”、志愿者培训课堂、市民科普课堂等系列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宣传和志愿服务常态化,进一步融入市民生活,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队伍,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志愿者开展宣讲 互动游戏寓教于乐 昨日,活动现场设有舞台表演区、互动游戏区、氛围打卡区,不仅有垃圾分类主题节目表演,还邀请志愿者集体表态承诺。 “我志愿成为垃圾分类的响应者,并号召我的同学们一起做好垃圾分类。” “我志愿成为垃圾分类的服务者,认真履行物业服务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服务保障意识,不断提升小区业主的垃圾分类意识和参与度。”……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却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示范、监督、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身影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互动游戏区同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现场设有垃圾分类人机互动游戏、垃圾分类知识大转盘、垃圾分类沙包大挑战等趣味活动,寓教于乐,吸引了很多居民和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来自广州市源雅学校的学生志愿者陈凯妍开心地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在游戏互动中掌握了垃圾分类知识。驿站的成立,也可以更好地宣传垃圾分类,有利于保护环境。”记者看到,现场也有不少人在垃圾分类氛围装置区打卡拍照,争做垃圾分类宣传的“代言人”。 活动最后,垃圾分类志愿者一起走进临街商户、物业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志愿者一边派发宣传单页,一边耐心地向商户、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引导市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
大手牵小手 共探植物奥秘
信息时报讯(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林园轩 穗童宣) 2024年“博士科普进公园”系列活动正式开启。昨日上午,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学博士带着15名小朋友“游走”广州市儿童公园,不仅现场传授植物知识,还手把手教小朋友识别植物。据悉,系列活动将通过6期不同的课程主题,从昆虫、湿地、虫类、植物、鸟类等角度,为小朋友带来多场自然科普盛宴。 植物学博士化身“大自然的密语者” “叶子对植物有哪些作用?”“世界上最高的树在哪?”昨日10时,2024年“博士科普进公园”系列活动第一期课堂“儿童公园的奇趣植物”在广州市儿童公园洛嘉盒子图书馆开课。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植物学博士吴保欢由问题入手,从植物的叶子开始,给小朋友讲述儿童公园的奇趣植物。 记者看到,吴保欢抛出的“问题”很有效果,求知欲旺盛的小朋友纷纷举手回答。为进一步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和参与的热情,吴保欢还展示自己带来的多种树叶,讲述叶子的结构、排序,以及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储存养分等知识。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孩子们亲手触摸、观察树叶,增加小朋友对叶子的直观感受。“这是柠檬,那是柠檬香桃木……”最后,吴保欢带着小朋友来到生态花园面对面观察叶子、识别植物。在吴保欢手把手指导下,小朋友认识了十几种植物。 “他宛如大自然的密语者,从常见的假鹰爪到自带香味的柠檬香桃木,从叶子的结构到叶子的排序,都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娓娓道来。”有家长感叹,吴保欢的讲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不仅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穿梭在知识的林海中。 为孩子们带来多场自然科普盛宴 据介绍,2024年“博士科普进公园”系列活动由广州市儿童公园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活动共6期。接下来,还将有霍立志、林雯、吴家龙、熊咏梅、李智琦等5位博士相继走进公园,从昆虫、湿地、虫类、植物、鸟类等多角度,为孩子们带来多场精彩纷呈的自然科普盛宴。这些博士均来自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均有所建树。像吴保欢博士,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在蔷薇科李属、千屈菜科紫薇属和山茶科山茶属等类群的研究上有较深的基础,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发现并描述了云开山桂樱、狭叶紫薇等新物种。 广州市儿童公园服务外联部部长陈晓虹透露,第一期课堂共有15组亲子家庭参与。接下来的5期课堂分别是霍立志的“昆虫的奇妙世界”、林雯的“湿地植物保护”、吴家龙的“神奇的蚯蚓”、熊咏梅的“榕属植物的奥秘”和李智琦的“小鸟的城市安居记”,有意愿的家庭可通过广州市儿童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