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番禺景区“既是传统的也是新鲜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骆) 7月3日,2025年“羊城八景”评审组走进广州番禺区。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组对岭南印象园、广东科学中心、莲花山旅游区、沙湾古镇、宝墨园、长隆旅游度假区等六大景点展开实地考察,全面评估其文化内涵、景观价值与旅游发展潜力,为“羊城八景”评选提供重要依据。 评审组走访区内六大景点 第一站,评审组走进岭南印象园。作为练溪村历史村落的活化典范,岭南印象园以600年历史为底色,再现“四街一巷”的复古场景。园区以人字主街为轴,串联岭南文化艺术展示区、非遗工美研学区等五大板块,吸引许钦松、许鸿飞等当代岭南艺术大师工作室入驻。 在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世界最大的科技馆/科学中心”广东科学中心,记者看到,来访的青少年团队络绎不绝。该中心以13个常设展馆、700余件展品及5大特效影院构成沉浸式科学探索空间,其巨幕影院采用双K数字3D激光投影技术,球幕影院搭载真8K放映系统,是大湾区科技旅游的标杆。 莲花山以秦汉古采石场遗址、明代莲花塔、清代莲花城为核心,构建“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的格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其古采石场奇岩异洞与近万只鹭鸟、1200余种荷花、近600种睡莲“共生”,绘就和谐共生的自然画卷。 而拥有800年历史的沙湾古镇,则以17项非遗项目和18处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广府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其“石阶石巷”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漫步其间仿佛走过千年时光。 宝墨园是一座集岭南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艺、珠三角水乡特色、古今艺术珍品于一体的大型岭南文化山水园林,其水景占总面积一半,紫洞舫、荔景湖等景观与治本堂、龙图馆等建筑相映成趣。评审团认为,宝墨园巧妙融合皇家园林的恢宏与岭南水乡的灵秀,是“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的典范。 作为中国首批5A级景区,长隆度假区目前拥有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长隆欢乐世界、长隆水上乐园、长隆国际大马戏、长隆飞鸟乐园和长隆酒店、长隆熊猫酒店、长隆香江酒店等多家顶尖主题公园及酒店,包含八大生态文化休闲旅游项目。从2008年至今,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每年游客接待量超千万人次,2024年游客接待量超过1600万人次。 番禺景点具备三大特质 评审组专家围绕“番禺景点如何代表广州乃至岭南特征”展开讨论。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番禺景点具备“形态丰富、影响力大、代表性强”三大特质。其中,长隆可以说是广州最有国家级影响力的景区,有可能成为唯一能与迪士尼、环球影城PK的中国主题公园,有成为广州重要IP的可能性。 广州市乡村文旅发展联合会会长戚兴华从产业升级角度提出,番禺景区“既是传统的,也是新鲜的”。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科学中心不断更新科普展示,长隆也在迭代商业模式、新潮设施和技术元素,即便是利用古村古镇资源的沙湾古镇、宝墨园、岭南印象园,也在不断融入新技术。在场景营造、新业态植入、活动策划方面求新求变,适应旅客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番禺景区,既是传统的,也是新鲜的。”
-
赏南国冰雪,览湖光山色,品古村新韵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崔小远) 7月3日,2025年“羊城八景”评审组走进广州市花都区,对参评景点开展实地调研。评审团成员来自文化界、高校、建筑设计界、经济界、文旅协会等不同领域,他们带着专业的眼光和对羊城美景的期待,深入广州融创文旅城、中旅·阿那亚九龙湖、炭步镇塱头古村等景点,探寻这片土地的文旅魅力与未来发展潜力。据悉,本次调研结果将为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提供重要参考。 融创文旅城网络投票位列前三 目前,2025年“羊城八景”网络投票已截止。记者了解到,广州融创文旅城以128.8万的总票数位列前三,成为热门候选之一。这座占地面积220万平方米的文旅城位于花都区中轴,拥有广州热雪奇迹、水世界、广州融创乐园等八大业态,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欢乐体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微度假目的地。 当天调研的首站便是广州融创文旅城。评审组走进广州热雪奇迹,感受南国“大冰箱”里的别样精彩;漫步水世界,领略热浪滚滚的奔放;在融创乐园体验《飞越广东》,深入了解多重业态的发展情况。 中旅·阿那亚九龙湖,是花都文旅产业中的一颗新明珠。这里将自然美景与首店经济、网红经济相结合,点燃文旅消费市场的新活力。据介绍,景区始建于1993年,曾是第16届亚运会高尔夫竞赛场馆。景区因水库九弯十曲形似蛟龙游动而得名,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在这里,评审组走进欧洲小镇,感受文旅消费活力;登上观景台,欣赏群山环抱水库、山势迤逦回环的风景。调研期间,景区还向评审组简要介绍景区的发展变迁,以及当前跨界创新释放市场潜能的相关举措。 花都的文旅魅力不仅体现在现代的多业态娱乐项目上,更体现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始建于南宋末年的炭步镇塱头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花都区美丽乡村的典型代表。这里保留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群和耕读传家的文化体系,被誉为“岭南书香第一村”。近年来,通过文化引领和公益赋能,塱头村走出了一条以文化振兴为核心的“共建共创”之路,成为广州文旅融合的新典范。当天,评审组深入塱头古村的春阳台观展赏荷,探寻其建筑之美和人文之美;漫步充满客家风情的古建筑群,在青砖黛瓦间了解当地如何对古建筑活化利用。 把脉开方助力花都文旅“出圈” 从华南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到千年古村的青砖黛瓦,从湖光山色的浪漫风情到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评审组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花都区文旅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座谈会上,花都区文旅部门详细介绍了区内文旅资源禀赋,推介花样年华片区、环王子山片区等其他6个参评景区的发展情况,并就如何提升花都文旅吸引力向专家请教。 广府文化学者饶原生在调研后深有感触:“从骑自行车就能逛完的广州老四区到如今的大广州,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花都的文旅项目既传承了岭南文化精髓,又通过科技赋能焕发新活力,特别是国际化游客比例的提升,展现了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包容与创新。”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建军考察后表示,花都的文旅项目很有特色,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融入面向下一代的创新元素,这种古今交融、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值得肯定。 “三个景区各具特色,但融创文旅城在体验度和经济带动方面更具代表性。”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立建分析,建议广州融创适当放慢扩张步伐,着力提升现有项目品质;九龙湖需要丰富业态组合;塱头古村则应增加互动体验项目。 “广州评选出的八景,不仅要让广州人知道,也要让全国知道,要用发展的眼光,推出叫得响的景点。”广州市导游协会会长许林楚从运动休闲角度提出建议,“花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应当重点发展运动项目。” “融创文旅城在规划和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某种程度上,很契合评选期望达到的城区发展目的。”广州市夜间经济发展联合会会长钟朝晖同样看重广州融创文旅城的发展潜力,“深耕冰雪运动深度挖潜、综合消费重构活化、文化演艺升级焕新、夜间经济复合多元这四个方面,有望成为广州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示范区,让更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花都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