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2025年广州中考报名正式开始,考生须在2025年3月1日18:00前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简称“中考服务平台”)完成网上报名并对报名信息予以确认。记者采访多位昨日登录中考服务平台报名的家长,他们均表示,网页打开较顺畅,暂时没有出现登录不上的情况。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林茹彬
重要提醒
3月1日18时前未进行确认的,报名无效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指出,考生须于即日起至2025年3月1日18:00,凭考生号和初始密码登录中考服务平台完成网上报名。此外,考生须在3月1日18:00前核准报名各项信息并予以确认,逾时未确认的报名无效。报名时间截止前已确认、因故需修改的,考生可向报名点提出申请,经报名点取消确认状态后可再次修改并确认。
热门问题1 报名后考生户籍、学籍信息需更改或勘误,应如何处理?
考生的户籍信息在报名结束后发生异动的,考生须尽快凭户口簿和身份证向报名点提交户籍变更申请,最迟于志愿填报开始前2周完成,逾期未更正的以原报名信息为准。
如要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考生,户籍迁入广州市或政策性照顾学生资格申报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
考生在报名时,要特别注意在中考服务平台的学籍信息,包括学籍号、“是否具有广州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及“本校三年完整初中学籍”等基本信息均来源于“广州市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如有误,考生须联系初中学校,提交相关学籍材料报本区学籍管理部门核实更正,再书面报本区招考办处理。
热门问题2 学籍地和户籍地不在同一区,要不要“跨区”升学?
有部分学生学籍地和户籍地不在同一区,家长和考生在报名的时候就要考虑是否申请跨区升学。那么,到底要不要“跨区”升学呢?
根据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信息,跨区生是指:有广州市学籍与户籍的应届毕业生,但学籍与户籍不在同一个区(越秀、海珠、荔湾三个区同属一个招生区域),选择按户籍所在区升学的,称为“跨区生”。例如某考生学籍在越秀区、户籍在从化区,可选择按学籍区即越秀区升学,或选择按户籍区即从化区升学,选择按户籍区从化区升学即为跨区生。如果某考生学籍在越秀区、户籍在海珠区,由于越秀、海珠、荔湾视作同一个招生区域,考生不能办理跨区。
考生应合理评估自己的学业水平,查阅户籍、学籍所在区的区属普通高中历年录取分数,综合考量是否跨区。
热门问题3 “外区生”和“跨区生”有什么不同?
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可将不超过1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户籍生(含政策性照顾学生,下同)招生;南沙区等部分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相对宽裕的区,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可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在非中心城区,引入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区属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将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
全市户籍生均可报考升学区以外的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经批准可面向外区招生的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区属普通高中,即“外区生”。投档录取时,本区户籍生和外区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招生学校外区最大招生计划录满就不再录外区生。具有广州市学籍与户籍,但学籍与户籍不在同一个区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按户籍所在区升学的即“跨区生”。跨区生的报考范围除名额分配批按学籍所在区报考外,其余批次均与其户籍所在区应届初中毕业生相同。
举个例子:
某2024年中考考生,学籍在越秀区、户籍在黄埔区,选择按户籍区黄埔区升学,第三批次第一志愿报考广州市黄埔区开元学校,可按本区生最低分数达到654分可录取,若未申请跨区,相同志愿按外区生计划最低分数达到662分方可录取;在第四批次,该考生办理跨区后可以报考广州市黄埔区知识城中学等黄埔区属公办高中,不可报考广州市第十三中学等在第四批次招生的老三区(越秀、海珠、荔湾)区属公办高中(含区属综合高中)。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该考生符合名额分配报考资格,无论其是否办理跨区,都只能按其学籍所在区越秀区填报名额分配批次志愿。
那么,跨区生需要回户籍区参加考试吗?答案是不需要。办理了跨区手续的跨区生,系统会自动设定升学范围为户籍所在区,其报名、考试、志愿填报仍在学籍学校进行,不需回户籍所在区办理。
重要提醒:选择按户籍所在区升学的考生,须于2025年4月30日前在中考服务平台申请跨区生资格。
热门问题4 哪些考生具有名额分配报考资格?
根据国家、省关于优质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的规定,广州市公办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和省一级普通高中学校将50%的招生计划合理分配到初中学校,名额分配已经成为户籍生升入优质公办高中的主要途径。
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考生,须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一是初中应届毕业生;二是具有广州市户籍(含政策性照顾学生),户籍迁入广州市或政策性照顾学生网上申报资格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三是具有广州市同一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在该校就读到毕业,或从市外转学到广州市并在转入学校就读到毕业。
如考生在初中三年期间曾在市内转学,则不满足“具有广州市同一初中学校三年完整学籍并在该校就读到毕业”这一条件,从而没有名额分配报考资格。
名额分配报考资格不需考生申报,由初中学校根据户籍、学籍和是否在本校就读等情况进行审核,中考服务平台将直接呈现有关的资格信息和审核状态,考生可实时查阅。考生如有疑议,须及时向初中学校反映。
热门问题5
随迁子女报考公办普通高中 要注意哪些问题?
具有广州市三年初中完整学籍且具备下列居住证明之一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1)父母一方或其他监护人持有在广州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广东省居住证》;(2)父母一方、其他监护人或考生本人持有在广州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可申报“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资格,可报考广州市公、民办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人员须按要求在广州市办理或及时续期《广东省居住证》《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确保居住证件至2025年4月30日仍有效,具体业务请向来穗人员服务管理部门或出入境管理部门咨询办理。
省、市属和各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最大计划数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8%。区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的具体比例由学校自行确定。
公办普通高中投档时,随迁子女与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随迁子女录取人数不超过其最大计划数。普通高中补录时,公办普通高中学校补录计划不再区分户籍生和符合报考公办普通高中条件的随迁子女。
热门问题6
如果不参加中考,对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有什么影响?
有家长表示,孩子成绩较差不想参加中考。那么,如果不参加中考,对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有什么影响?
广州市中考实行“根据考生志愿、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的考试招生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统一填报志愿、统一录取、统一注册学籍。未参加广州市中考的考生,不能参加广州市普通高中、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计划和中职学校的统一投档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