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9: 好人365
  • 深耕桑田三十载,织就富民新“丝”路

    以科技赋能农业,以真心服务农户,刘吉平用30余载的坚守,为蚕桑产业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好人简介: 在广袤的田野间,有这样一位教授,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蚕桑领域,奔走于实验室、桑田和农户之间,用科技赋能农业,以真心服务农户。他是“广东好人”刘吉平,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 从攻克蚕病难题的科学家,到田间地头的“蚕桑郎中”,再到自媒体上的“农技达人”,他踏遍桑田,让科技之光照进蚕农的家门。如今,这位“织梦人”仍在续写乡村振兴的新“丝”路。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通讯员 穗文明 初心不改,坚守蚕桑科研一线三十载 1968年出生的刘吉平,与蚕桑结缘30余年。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如今桃李满天下的教授,他始终坚守蚕学教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第一线。凭借深厚的专业底蕴和出色的创新能力,他聚焦培育蚕桑产业新质生产力,在蚕桑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多元化利用方面硕果累累。 “蚕桑产业看似小众,但却关乎无数蚕农的生计。”刘吉平深知,要让蚕桑产业焕发生机,必须攻克关键技术难题。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30余项省部级课题支持、发表论文140余篇、申请专利85件、授权专利55件、获省部级成果奖13项……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蚕桑产业的科技含量,更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刘吉平率先提出“蚕药桑用”蚕桑病虫害一体化防控理念,这一创新理念在广东、广西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蚕桑生产企业得到示范推广,加快了蚕桑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他主持的项目入选农业农村部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这不仅是对他科研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蚕桑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 无畏风雨,实地调研为蚕农排忧解难 “有问题就找刘教授”,这句话在养蚕农户和蚕桑企业圈子广为流传。刘吉平的微信好友列表里,大半都是他在帮扶过程中添加的朋友。遇到难题,农户和企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吉平。刘吉平总是有求必应,无论多忙,他都会耐心解答,提供解决方案。 蚕桑生产过程中,气象性灾害、重大病虫害、农药中毒等事件时有发生。遇到蚕农紧急求助时,刘吉平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深入桑田,与蚕农、企业、农业部门深入交流,通过实地调研查明原因,提出减灾减损的应急处理指导意见。 2024年4月,清远北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当地蚕桑产业损失惨重。得知消息后,刘吉平第一时间与受灾蚕区取得联系,奔赴清远。在受灾现场,他挽起裤腿,走进被洪水浸泡后的桑园,仔细查看受灾情况。随后,他结合多年经验,为受灾蚕农制定一套详细的灾后重建方案。从桑树修剪、病虫害防治到土壤改良,每个环节他都详细讲解,手把手指导。他的到来,让受灾蚕农看到了希望,也为蚕桑产业的恢复注入了信心。 走遍全国,将生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技术指导只能解一时之需,无法根治长远之症。为让农户尽快掌握科学的蚕桑生产技术,刘吉平四处奔走。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刘吉平精准对接广西马山、环江、罗城、隆林、忻城等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以及广西蚕桑主产区20个市、县、区开展科技帮扶。此外,刘吉平深入各地开展产业调研帮扶,先后在全国蚕区建立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基地18个,与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共同探索,把桑蚕特色产业打造成为乡村地区重要农业支柱产业。“我把全国大部分养蚕的地方都走了一遍了。”刘吉平自豪地说。 除了实地指导外,刘吉平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为当地企业和农民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技服务。在帮扶过程中,刘吉平还把蚕桑绿色种养、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等先进技术带到实际生产中,将“蚕药桑用”的蚕桑病虫害绿色生态一体化防控理念这一成果带到各地的蚕房和桑田,将科技送到田间地头。 创新传播方式 录制视频 让更多蚕农受益 刘吉平还精准利用新媒体力量。为了提高农民的种养水平,为农民排忧解惑,他创新开展“现代蚕业+短视频+农技达人”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的探索实践,创建抖音号“蚕桑刘老师”短视频传播矩阵。 在网上搜索“蚕桑刘老师”,立刻会跳出一段段蚕桑生产技术讲解视频。桑园防冻、剪伐、防蜗牛……简单直白的封面大字,配上桑田里刘吉平的示范,直观生动,简单易懂。他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讲解,让复杂的蚕桑技术变得通俗易懂。 目前,刘吉平已在线上累计发布作品约300条,向蚕农讲解蚕桑健康养殖技术,带来行业资讯,让蚕业绿色生态与高质量发展织就乡村振兴新“丝”路。在2023广东省农技服务“轻骑兵”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刘吉平获2023广东轻骑兵十大优秀“短视频+农技达人”称号。 刘吉平用短视频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蚕农受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如今,刘吉平的奋斗之路还在继续。“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更多的人才和科技支持。”刘吉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蚕桑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血液。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造就一支专家队伍”是刘吉平的目标,也是他一直为之奋斗的方向。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蚕桑产业一定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让更多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好人说 “农民的笑脸,就是我的价值体现。只有深入农业一线,才能知道自己的研究重点。

  • A1: 头版
  • A2: 广州新闻
  • A3: 广州新闻
  • A4: 时报调查
  • A5: 时报调查
  • A6: 广州新闻
  • A7: 广州新闻
  • A8: 特别报道
  • A9: 好人365
  • A10: 广州新闻
  • A11: 区区无小事
  • A12: 旅游
  • A13: 食品
  • A14: 汽车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