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食品企业跨界抢滩宠物新赛道
今年以来,宠物赛道热火朝天。近段时间,无论是日化巨头、食品企业,还是餐厅品牌都在加快布局“宠物经济”。目前来看,该赛道已有乖宝宠物、中宠股份、佩蒂股份等头部玩家,并占据宠物赛道较大市场份额。那么,在宠物经济风口正盛的当下,跨界企业能否分一杯羹?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日化巨头:持续拓展宠物版图 2月13日,日化用品龙头纳爱斯携手智能宠物用品头部品牌鸟语花香合资成立了一家宠物食品公司,这标志着纳爱斯将进一步拓展其宠物食品业务范围。 记者了解到,纳爱斯对宠物行业的跨界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2021年孵化推出自营宠物品牌淘豆玩国;2022年以来陆续投资了宠物零食品牌毛星球、连锁宠物医疗企业萌兽医馆,以及宠物智能用品品牌鸟语花香等。几年下来,纳爱斯的这些投资,正在一步步完成对宠物经济赛道进行全方位布局:通过“自营+投资”模式,纳爱斯形成以淘豆玩国(清洁护理)、毛星球(食品)、鸟语花香(智能用品)为核心的宠物赛道布局,覆盖宠物食品、清洁护理、智能用品三大细分市场。 无独有偶,全球日化龙头高露洁棕榄近日宣布收购澳大利亚宠物鲜食企业Care TopCo公司,该公司拥有Prime100 宠物食品品牌。高露洁棕榄此次收购,意在加强其在快速增长的宠物食品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高露洁棕榄首席执行官Noel Wallace表示,收购符合其在宠物营养领域的长期增长战略。 事实上,高露洁集团宠物业务表现十分亮眼,其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旗下以希尔思(Hill's)为核心的宠物营养业务全年营业收入约45亿美元,同比增长4.50%;营业利润实现显著提升,达到9.65亿美元,同比增长19.73%。这一业绩增长不仅体现了希尔思品牌在全球宠物营养市场的强劲竞争力,也反映了高露洁在宠物业务领域的战略成效。 此外,近年来高露洁也在持续押注宠物经济,深化自身在宠物方面的布局。除了自主建立生产工厂以外,近年高露洁也在收购生产线和工厂。 跨界:宠物赛道成员迅速扩容的关键 不仅日化品牌纷纷入局,食品餐饮品牌同样看好宠物食品赛道的发展。 今年1月份,三只松鼠宣布投资设立一家全资投资宠物食品公司,用于孵化“金牌奶爸”新子品牌。与此同时,中国“包子第一股”巴比食品跨界进军宠物食品赛道,成立全资子公司贝雅福(上海)宠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业内分析称,巴比食品选择此时进军宠物赛道,显然是看中了这一风口。其自身在食品研发、供应链管理以及品牌运营方面的经验,或许能够为其在宠物食品领域打开局面。然而,宠物食品行业竞争激烈,巴比食品能否成功突围,仍存在诸多挑战。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以来,类似的跨界企业还有贝因美、雀巢、玛氏、通用磨坊、伊利等。 可见,跨界已然成为宠物赛道成员迅速扩容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相关行业媒体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部分企业宠物跨界案例(联名产品除外),合计有30余家头部企业都入局了宠物领域,涵盖食品饮料、医药健康、零售电商、服装时尚、科技家电等诸多行业。例如盒马推出宠物洗护服务、美团新成立孙公司涉及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业务、家电品牌康佳打造的“宠物友好型”家电,可以说,全球宠物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与市场扩张整合,从食品到医疗、从线上到线下,企业们也在纷纷加快步伐,以期在这一蓬勃发展的赛道中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分析 宠物食品行业 增长迅猛 那么,宠物食品赛道为何如此具有吸引力,不断地吸引一些传统企业跨界来抢占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纷纷入局的背后,看中了宠物行业的高速发展,宠物上市企业乖宝宠物2024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17.96%;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49.64%。同时,中宠股份和佩蒂股份等头部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均呈现明显增长态势,这也折射出宠物食品行业增长迅猛。 “一方面是看宠物赛道的利润潜力大,且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前景广阔;另一方面,食品和宠物食品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等环节有相似之处,生产流程和质量把控体系也能相互借鉴 ,宠物食品的新品研发和上市周期相比开发新的食品品类要短,企业转型相对容易。”该业内人士表示,食品饮料企业具备多年来积累的食品研发、生产经验以及对原料品质把控的优势,消费者往往也更放心。 信息时报记者 陈冰倩
-
辣味饮料能走多远?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冰倩) 在新茶饮品牌激烈的竞争中,口味创新成了破局关键。近期,记者发现,作为小众口味创新代表的辣味饮料,正悄然在市场崭露头角。从市场趋势来看,不少饮料品牌纷纷涉足辣味领域,原料愈发丰富,还朝着天然成分转变,“健康辣”成为核心发展方向。从消费需求角度出发,辣味饮料能满足年轻消费者舒缓压力、释放情绪的需求。那么,未来辣味饮料市场究竟会如何发展呢? 瞄准辣味饮品,创新求变 近年来,饮料行业在口味方面呈现多元化、创新化的发展态势,辣味等小众口味成为众多品牌口味创新的首选。 记者留意到,前段时间,乳饮品牌优乐多推出了首款“液体辣条”——“辣条味AD钙”乳酸菌饮品,其宣传语“你的AD钙带点甜,我的AD钙带点辣”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出于“新鲜感”买来尝鲜。在淘宝相关产品评论区,有人调侃:“爱吃辣条和喝AD钙奶的都沉默了。”“感觉辣条被泡在AD钙奶里面。”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口味很新奇,好喝。 此前,已有不少品牌大胆尝试辣味领域,比如可口可乐推出了带有覆盆子和香辛料浓郁的味道的辣味可乐;星巴克推出三款辣味冰饮,还限时推出了辣味奶盖;维他奶推出吃辣限量装;王老吉推出藤椒凉茶;魔水师推出大蒜咖啡道等,这些产品都与传统饮料酸甜口味不同。这些产品虽添加原料各异、风味有别,但都以“辣”元素为口味创新的亮点,与传统饮料主要在“酸”与“甜”这两种基础口感形成对比。 以味蕾刺激出圈,前路几何 辣味饮料的推出,既是品牌顺应市场趋势的表现,也是对市场精准洞察后的结果。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对辣味主菜、调味品和零食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辣味饮料和甜点的接受度相对较低,但也有近60%的消费者愿意尝试。 行业人士表示,对于饮料品牌而言,借助小众口味创新,短时间内或许能破解增长焦虑,为品牌带来热度和销量增长,但从长远来看,辣味饮料市场竞争加剧后,品牌还需要在辣味上持续创新来凸显差异化,且饮料口味创新的角逐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之上,将小众猎奇口味转化为大众消费。今年,地域性口味满足各地消费者口味差异成为行业趋势,地域特色辣味或许可以成为品牌接下来的发力点。 此外,从辣味本身特点来看,辣味饮品的核心优势并不是即饮性,而在于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这恰恰是近年来年轻消费者的重要需求。《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调查显示,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因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而进行消费,这也就意味着平平无奇的饮料或将逐渐失去吸引力,市场对情绪价值的追求也同时对品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以辣味作为饮料的卖点不足以抵抗市场竞争,因此品牌需要注重辣味和情绪价值的结合,找到创新的营销方式,放大产品情绪价值,从而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