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诞”正诞日
“十五乡”乡民迎“五子朝王”

▲“十五乡”乡民从南海神庙东门进入“五子朝王”仪式现场。

◀今年波罗诞“五子朝王”仪式融入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
信息时报记者
郭柯堂 摄

信息时报讯(记者 智顼颖) 昨日是2025年“波罗诞”千年庙会第三天,也是“波罗诞”的正诞日。上午7时许,伴随着锣鼓声声,身穿大红、金色服饰的“十五乡”乡民分别从夏园、南湾、沙步、沙浦和华坑出发,从南海神庙东门进入“五子朝王”仪式现场。

融入舞龙舞狮吸引年轻人参与

昨日上午7时许,伴随着锣鼓声声,挑着乳猪、水果等祭品的“十五乡”乡民,从南海神庙东门进入“五子朝王”仪式现场。

黄埔波罗诞十五乡文化传承协会会长张健鑫介绍,“五子朝王”仪式由来已久。相传“洪圣王”(“南海神”)有5个儿子,因名字中都有“案”字,方被称为“五案”。每逢“洪圣王”诞辰,“十五乡”村民会将“五案”神像抬至南海神庙中庭,为“洪圣王”祝寿。其中,第3子始案因性格倔强,被称为“硬颈三”,其神像需反向抬入神庙,成为仪式中的一大特色。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五子朝王”仪式不仅保留了传统元素,还融入舞龙舞狮等民俗表演,并通过文创产品赋予“五子”不同的寓意。张健鑫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一步传播广州的传统文化。

“波罗诞”未来可用机器人巡游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黄埔诗社社员黄应丰回顾“波罗诞”庙会的历史时介绍,南海神庙附近的乡亲曾将土地捐给神庙,以祈求风调雨顺、田产丰收。宋元宗时期,南海神庙将“洪圣王”五个儿子的神像交由“十五乡”轮流供奉,形成“五子朝王”的传统。

2005年,南海神庙恢复“波罗诞”千年庙会的民俗文化活动,“五子朝王”仪式随之复兴。黄应丰表示,过去“五子朝王”由各村分开组织,影响力有限。如今,十五乡联谊会每年牵头组织,由“五案”神像中的一位带头,其他“案”跟随,共同进入南海神庙,仪式更加隆重。

黄应丰提出,未来,“波罗诞”活动可以结合现代技术,如使用机器人带队巡游或进行龙船表演,以增加活动的时代气息,吸引更多游客。

深入挖掘海丝文化发布原创作品

当天下午,穗东街道在南海神庙旁的同心湖舞台发布海丝文化原创作品《我的家乡黄木湾》。穗东街道文化站许长征介绍,穗东街古称扶胥镇,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近年来,穗东街道深入挖掘海丝文化,策划创作了一系列原创歌曲。

2023年发布的《起航》MV和2024年发布的《眺望》MV,均以南海神庙的历史故事为题材,引起广泛共鸣。2024年底发布的《飞越山海的思念》MV,播放量累计超过140万次,进一步弘扬海丝文化。

最新发布的《我的家乡黄木湾》,歌名取自唐代韩愈的《南海神广利王庙碑》,描绘了南海神庙和扶胥古港的壮丽景色,展现黄埔人锲而不舍、胸怀广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