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阿伯阿婆“组团”来穗“换膝”
得益于机器人辅助技术,三人同天入院同天出院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张灿城) 近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迎来三位特别的患者——来自潮汕地区的郑伯、雷姨和陈姨。他们因为同患膝骨关节炎“结缘”,在同一天入院治疗。有意思的是,他们也于同一天办理出院。

两老乡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

据了解,此前,郑伯和雷姨因右膝关节疼痛难忍,二人一前一后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就诊。长期被病痛折磨的二人,走路时步履蹒跚。医生详细检查后建议他们接受右膝关节置换术。起初,二人对手术感到忐忑,但他们最终选择相信医生,决定接受手术。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二人恢复情况良好。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医师张还添表示,手术治疗带来最直观的变化,是折磨二人许久的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经过关节置换术的矫正,他们的下肢力线逐渐恢复正常,行走姿势也得到改善。

机器人助阵手术操作精准高效

那一次的手术治疗,让郑伯和雷姨成为朋友。此后,二人的左膝出现退行性变化,他们决定再次接受手术。这一次,他们多了一位“战友”——雷姨的亲戚陈姨。

数年前,陈姨在当地医院接受右膝关节置换术。受限于当地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她接受的是传统手术方式。术后疼痛虽基本缓解,但恢复期相对漫长,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也不太理想,日常活动时仍感觉关节不够灵活,这让陈姨感到有点遗憾。

得知雷姨打算前往广州再次接受手术,陈姨一同前往。她和医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沟通,了解了机器人辅助下的膝关节置换术这一新技术。经过慎重考虑,她决定选择这种新的手术方式。

手术过程中,机器人辅助技术发挥巨大优势,操作精准高效。术后,陈姨明显感觉切口痛感比之前轻了许多,肿胀程度也较小,关节变得更加“灵活”。在康复早期,她就能轻松无痛地完成屈膝、站立等功能锻炼。陈阿姨感慨地说:“这次手术让我切实体会到‘科技改变生活’的含义。”

膝关节磨损变形,建议手术治疗

张还添介绍,膝骨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退行性疾病,同时好发于肥胖人群、运动过度或关节损伤者以及绝经后女性。患者常感到早晨或久坐后膝关节僵硬,活动后缓解。随着病情加重,上下楼梯、下蹲甚至行走时出现疼痛,可能伴有膝关节肿胀、变形或活动时发出“咯吱”声。

此外,关节周围肌肉(如股四头肌)因疼痛和活动减少而萎缩,支撑力下降,进一步加重下蹲和起身的困难。一旦出现关节磨损、变形,疾病进入终末期,便只能通过手术“重获新膝”。

张还添表示,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机器人辅助技术能在术前进行高精度的规划,术中精准执行操作,还能根据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优化软组织张力平衡,减少不必要的组织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