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咔嚓咔嚓!老师施展“剪刀魔法”啦
近日,在广报老年大学插花班,一场特殊的“期末考”正在进行——学员利用各种花材专注创作,老师利敏思则成了最忙碌的人。她手握剪刀,在数十件作品间来回穿梭,为每盆花木修剪枝丫、调整造型,“我要帮学员把创意变成看得见的美。”利敏思笑着说,“保留学员想法的同时还要优化他们的作品,让他们更有成就感。” “把学员的想法变成艺术品” 这天,是广报老年大学插花班学员考试的日子。一大早,几名老师为学员准备好花材,空气中弥漫着鲜花的甜香。学员围坐在长桌旁,桌上摆满瓷瓶、陶罐、竹篮等器皿,大家屏息凝神摆弄花材,一场特别的“期末考”正在进行。 “老师,这朵花看着不对劲!”“这儿的叶子是不是太密了?”“太难了吧,无从下手啊。”在此起彼伏的求助声中,利敏思手拿剪刀,利落修剪。她快步走到学员王姨身边,轻轻托起低垂的花朵,“您看,把这根侧枝剪掉,花就能昂首挺胸啦。”说着三两下修出利落的弧线,原本略显拖沓的作品瞬间灵动起来…… 经过两小时的努力,学员完成了创作。为了让大家更有成就感,利敏思变身“代考姐姐”,耐心地给每一件作品进行修改和提升。“我这哪是监考,分明是自己在考试。”她一边修剪一边笑着说,“我得帮大家把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能摆在客厅的艺术品。” 利敏思说,学员有很多想法,但手法不太娴熟,所以在保留他们想法的同时,要增加作品的美感。她告诉记者,学员特别爱惜花材,总是不舍得修剪,所以只能由她“代劳”。“我觉得今天是我的‘期末考’。”像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游走在每一件作品之间,利敏思依然乐此不疲。 “今天我一定要突破自己” 插花是无声的语言——选什么花、怎么摆,都在表达插花人的情绪。在利敏思看来,插花和心理学有点相似。“很多学员刚开始都要老师带着做,学了一段时间后就能主动地用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利敏思说。 倾力传授的老师必然能带出优秀的学生。学员李敏(化名)捏着花枝反复调整,她悄悄告诉记者:“上节课请假了,今天手生得很。但看着这些鲜活的花儿,就想试着把它们摆弄漂亮。” 学员赵佳敏(化名)则表示,她这次选择的是缸,一种自己最没有把握的器皿。这种器皿容积较大,不太容易把握。“若填充不足,作品会显得单薄;若填充过度,又可能显得杂乱。”赵佳敏说,需要平衡花材数量和缸体空间的关系,避免“头重脚轻”或“拥挤不堪”。“老师说插花要留白,可我总怕不够饱满。今天我一定要突破自己!”赵佳敏说。 两小时转瞬即逝。下课后,学员举着作品排起长队,等着和老师合影。她们说,每次插花就会忘掉生活中的烦恼和焦虑,看着自己的插花作品,心情就会变好! 文、图 采薇 实习生 梁语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