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伯“误吸”汤圆住进ICU
居家照护这样做,可预防老人“误吸”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黄宇新) 王伯今年82岁,吃汤圆时因误吸而呼吸困难,短短几分钟内脸色变得青紫。120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其后将王伯转到广东省中医院抢救。

考虑到王大爷病情危重,急诊医师运用气管镜廓清气道,随后将其转入ICU监护治疗。ICU医师反复进行气道灌洗,将其气道内的食物残渣清除干净。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郭力恒提醒,食物误吸有潜在的致命性,预防误吸非常重要。

误吸危害广泛而深远,轻者可能导致呛咳和肺部感染,重者可能引发气道梗阻、急性左心衰、急性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误吸的高风险群体主要包括老年人、卧床患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吞咽功能减弱,误吸已成为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郭力恒提醒,一旦发现严重误吸甚至窒息迹象,应立即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必须迅速清理患者口腔内的痰液、呕吐物等异物,并取出可能影响呼吸的活动义齿等物品。采取俯卧位或头低脚高的姿势,利用重力作用帮助排出吸入物并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在患者背部适当位置进行叩拍操作,帮助松动并排出气管中的异物,但需注意力度和频率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同时呼叫医护人员,迅速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救治,如心肺复苏等救治措施的实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误吸

误吸即在吞咽过程中异物误入呼吸道,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其潜在的危险性常被忽视。

误吸主要分为显性误吸和隐性误吸两类。显性误吸发生时,患者会立即出现呛咳、气促、窒息等明显症状,情况紧急且直观,容易引起周围人的注意。隐性误吸则更为隐蔽,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咳嗽等症状,但异物已进入呼吸道,对患者的健康构成持续且隐蔽的威胁。

如何预防误吸

体位调整:对于老年人、卧床患者等高风险群体,在进食时应采用半卧位姿势,并在进食后保持30~60分钟的半卧位状态,以减少误吸风险。

专注进食:进食环境应保持安静、整洁,避免在吞咽时说话、大笑等。

工具辅助:使用带有防滑手柄的杯子,或使用勺子、吸管等辅助工具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进食速度。

食物调整:应选择易于吞咽、不易误吸的食物,如米糊、藕粉、蛋羹等软食,同时避免流质食物(如水、清汤)和颗粒状食物(如坚果、葡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