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州中考命题思路怎样?名师点评来了——
注重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结束后,步出考场的考生或微笑,或与同伴同行,显得轻松自如。信息时报记者 胡瀛斌 摄

物理 回归教材本质 紧密联系实际

“今年中考物理命题整体没有特别难的题目,考生做起来应该比较顺畅的。”番禺区教师发展中心物理教研员何志强认为,如果考生认为某道题相对难一些,可能是因为试题对考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例如试题要求考生基于图表、图像,去提取信息。”

谈及对后续中考考生的建议,何志强老师表示,将物理与生活结合是物理考试考查的一个方向,学生可以多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多关注、多感知、多思考,将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例子与素材弄懂弄透,这对考生应对与生活结合的物理试题有帮助。谈及拉开差距的题目,何志强认为可能是有关浮力压强的计算题,“题目对学生综合应用、提取图像所包含的信息的能力要求高,学生可能相对缺乏一些。”

何志强表示,试题对初中物理教学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清晰地指引了教学方向:回归教材本质、聚焦关键能力、紧密联系实际。例如,试题通过AI音箱考查声学知识,通过热汤中的勺子考查内能,通过出租车顶灯电路考查电路原理。何志强说:“这些题目让学生感知‘物理无处不在’,引导他们关注科技应用,也要求教学必须深研教材,夯实基础,避免‘机械刷题’。”

何志强还指出,物理试题强化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创新,例如将力学分析与地理等高线结合,涉及“人工心脏泵”、安全带装置等,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物品设计创新实验(如矿泉水瓶测液体压强),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

历史 注重主干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独立发表见解能力

“广州中考历史试卷题型、结构、题量保持稳定,进一步优化情境创设,注重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强化思维品质考查。”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校长李晓玲点评道。在她看来,历史试题彰显中华文明历史价值,如要求学生从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玉玦的形制、西晋时期少数民族对自身历史的溯源等认识到中华文明“统一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第五大发明”的视角认识科举制,考查学生对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特点的认识等。李晓玲认为,历史试题以素养立意,创设问题情境,突出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她特别提到,历史所有非选择题都设置了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那么,对于“准初三生”来说,历史应该如何备考?老师应该怎么教学?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历史教研员朱云志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不重视教材”以及“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历史”,而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其实大家可以不用太过关注琐碎的知识点,而是要更多地关注主干知识。”他建议,学生要敢于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的认识,而不是单纯记忆书上、试卷上的结论。结合今年的历史考题来看,有些历史情境是新的,考生可能会对此感到陌生,“实际上他们转换一下就会发现考查的素养和知识仍是平时熟悉的。”而对于开放性的试题,考生不能只通过记忆的结论去回答,要自信、主动地去思考,进而作出解答。

对于老师的教学方面,朱云志建议,首先是要重视教材,尤其注重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注重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其次是,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身边的历史,尤其是广州的历史。最后,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道德与法治 创设真实情境,考查结构化核心知识

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党委书记申东红介绍,2025年广州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紧扣时代主题与社会热点,讲好学生身边的新时代故事,如关注春节行花街、“广州街坊”平安志愿服务、镇村养老服务网络、“梦想号”入列等本土事例。

同时,试题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情境,陈述其以立法形式推动校家社为中小学生成长构建良好环境的事实,让学生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心理困惑,培育阳光乐观的心态;“人工智能改变生活”主题情境则设计使用案例、侵权问题及国际合作等任务,考查应用与拓展能力。

申东红还提到,为避免纯记忆考查,帮助减负提质,道德与法治试题还强调以大概念为核心的结构化知识,如宪法地位与小学内容的进阶衔接,并设计富有梯度的进阶问题,考查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展现出的认识、认可、认同、认定的不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