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评审组走进荔湾区
专家建议“打包”推广“西关风情”
▶评审专家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调研。
▼陈家祠是广州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信息时报记者 李元源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李元源) 昨日,2025年“羊城八景”评选活动评审组走进荔湾区开展实地调研。当天,评审专家组先后走访考察了“鹅潭新韵”“聚龙古村”“古祠流芳”“荔湾盛境”四个入选景点。调研期间,荔湾区各入选景点向评审团详细展示了各自的特色。评审专家认真听取介绍,为景区建设建言献策,并建议“打包”推广“西关风情”。

在“露天建筑博物馆”感受“鹅潭新韵”

翠洲洋楼,古树映衬。昨日一早,评审团首先来到拥有“露天建筑博物馆”之称的沙面岛,本次评选中,沙面·西堤旅游区与隔江辉映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共同构成“鹅潭新韵”景点进行参选。白鹅潭,地处珠江三航道交汇处,曾见证海上丝绸之路商贸繁华,如今,这里是广州打造世界级滨水文商旅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后,评审团来到位于荔湾区大冲口涌北岸的聚龙古村,这里是广州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13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目前,古村里19幢传统建筑中有11幢完成活化改造,用于非遗、文创、社区更新等,还引入餐厅、影视创作等10家企业。

下午,评审团先后走进陈家祠和永庆坊。陈家祠是广州市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2002年、2011年连续两次入选“羊城八景”。近年来,陈家祠积极引入数字技术手段,大力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打造“古祠流芳”文化IP,年均游客接待量超200万人次。而作为当天调研的最后一站,西关永庆坊景区年均游客接待量达3000万人次,是广州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入选“羊城八景”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荔湾区是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的中心城区,粤港澳大湾区广佛极点核心区,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区。这里有古老的街巷建筑,保留着最岭南的市井生活;这里打造了具有代表性的新项目、新景点,展示着广州发展的活力。历史上,荔湾美景多次入选“羊城八景”,“荔湾渔唱”“双桥烟雨”“鹅潭夜月”……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相融合,让荔湾成为展示“最广州”“最岭南”的城市窗口。

评审专家表示,入选“羊城八景”应具备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元素。在广东省非遗馆调研期间,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员(专技二级)、一级作家梁凤莲对馆内的交互展示颇感兴趣,她提出,非遗不应被固化或边缘化,而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激活和传承使其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审美,让人们能够享受广式生活的雅意。

在聚龙古村内文化创意类工作室调研时,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陈平则指出,传统村落的活化需要时尚和现代的内容去刺激,吸引流量。

评审专家指出“荔湾是广州的根”,建议由“点”辐射到“区”,将碎片化的景点有机串联,打包推广“西关风情”,打造有广州特色的代表性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