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千亿园区之后,松山湖正从“科技硬实力”向“生活软实力”升级。随着“十大工程”全面推进,松山湖北部CBD正迎来城市蝶变:欢乐海岸亮起灯光,展演中心进入精装阶段,月荷湖步道环湖成形。
在此背景下,华侨城将写字楼重新定义——它不仅是办公空间,更是与城市共生、可交易、可融资、可传承的企业资产。
千亿能级跃升,焕新北部CBD
2024年,东莞松山湖跻身“千亿园区”。当前,园区正将产业实力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品质:展演中心即将竣工,月荷湖配套改造推进,滨湖步道9月开放,交通节点陆续打通,城市面貌持续焕新。同时,松山湖第一初级中学开学,第四小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二期等项目启动,医疗配套加快完善,生活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消费场景也日益丰富:黄花风铃木下的游人、咖啡节的长队、缝隙U乐园的草坪,以及悠兰里、万象汇、科学公园等项目,共同营造出浓厚的烟火气。
如今城市配套正落地为可触摸的坐标——窗外是湖岸慢行道,门外是建面约50万平方米的月荷湖+欢乐海岸,企业资产栏可首次填上“松山湖CBD可售产权物业”。
华侨城松山湖商办项目占据松山湖北部CBD核心地段,依托华侨城投资开发的 “超级城市综合体”模式,集写字楼、商业街区、艺术展演中心于一体,推动愿景照进现实。
破局产权困局,锚定资产硬核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松山湖土地管控严格,科研与工业用地占比近半,导致多数办公物业缺乏独立产权,企业多以租赁为主。华侨城项目打破了这一局面:其所属地块为商业用地,提供整个园区极为稀缺的独立产权写字楼,实现“一户一证”,把“租赁合同”升级为“不动产权证”,成为可交易、可融资、可传承的企业硬资产。
除了产权优势,产品力同样出众。项目外立面采用香槟金铝板与玻璃幕墙,提升商务形象;地下车库引入“光厅”设计,明亮而富有品质;首层大堂按星级酒店标准打造,配合智能安防,兼顾私密与尊贵。
室内空间设计极具灵活性:16层建筑实行两梯两户,246—500平方米空间无承重墙阻隔,可自由打通。例如246平方米单元可扩展至500平方米,实现3.5米层高、无柱布局、超10米湖景幕墙和独立总裁办公室。传统公摊被转化为实用面积,价值进一步提升。
项目依托三大核心配套,下楼即可完成高端商务接待:约8万平方米欢乐海岸商业街区、扎哈团队设计的展演中心(含万平展厅和1200座剧院),以及50万平方米月荷湖公园。交通方面,距松山湖北站约500米,未来实现五轨交汇,贯通穗莞深等五城。
稀缺限量席位,制胜松湖未来
松山湖资产热度持续走高,新房均价超4万元/平方米,二手房长期位居东莞榜首。在此高溢价背景下,该项目“1字头”定价凸显反差吸引力。
稀缺性进一步推高价值。园区现已汇聚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千亿级智能终端集群。面对仅84席的总供应量和约1.6万家市场主体,资产争夺势在必然。
当前华侨城松山湖商办产品已正式交付,集独立产权、稀缺湖景、城市更新红利与高阶圈层于一体,仅余最后席位。抢占松山湖核心资产,正当其时。
专题|撰文 叶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