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8: 金融
  • 东莞银行:定制“百千万工程”专款 打造服务镇村根据地

    近日,围绕“焕新东莞·金融赋能”主题,结合金融“活水”助力产业焕新、城乡焕新、消费焕新等,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助力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助推“烟火气”经济发展等内容,东莞银行接受了信息时报记者采访。 优化信贷投放,为城乡焕新筑牢资金基础。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支持“百千万工程”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东莞银行定制“百千万工程”专项贷款,围绕政策导向及政府支持领域,服务城镇改造和产业园区建造改造项目,打造东莞银行服务镇村的根据地。今年累计投向镇村以及省市重点产业项目超180户,解决近百亿融资需求。 创新产品服务,为产业焕新注入动能。推动潮玩产业升级,创新推出“莞银IP进莞贷”“莞银潮玩知识产权贷”等一系列特色产品,为动漫潮玩企业在莞购置厂房设备、引进动漫潮玩IP项目、日常经营周转提供了低成本的金融支持,有力推动东莞动漫潮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新质生产力。截至今年8月,授信余额近8亿元。 聚焦农村需求,为“城乡 +”消费焕新破解痛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有装修升级改造物业的需求,也有扩大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为此,东莞银行推出基于农村自建物业核定额度的信用贷款“托管(e)贷”,可用于自建物业装修改造升级、企业生产经营以及日常消费。截至8月末,该行“托管(e)贷”贷款累计投放规模超百亿元。 随着“十一”黄金周的临近,东莞银行重点加大消费领域经营主体走访力度,持续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重点加大对消费领域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支持,助力其发展壮大。东莞银行普惠客户经理团队通过进一步深耕本地,采用社区化经营的模式、深入走访服务社区内“食、住、行、购、游”等经营主体,了解其融资需求,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提供“免抵押”的信用贷款,从源头上助力商家,激发城市消费活力。 东莞银行表示,未来将坚持从大局出发,精准对接“百千万工程”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有效聚焦金融资源向“百千万工程”以及乡村振兴倾斜,满足镇村各领域发展的金融需求。

  • 平安银行东莞分行:以金融“活水”润莞邑 升腾城市烟火气

    在全省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作为东莞地区的重要金融机构之一,平安银行东莞分行长期以来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加大资源支持力度、加快业务布局,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东莞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平安银行东莞分行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产业链金融模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支持。通过构建“客群+产品+政策+生态”的经营体系,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为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该行制定专项考核和激励政策,给予科技贷款专项额度,并配套投放激励方案,提高对科技企业贷款投放的激励力度。同时,推出“科创贷”“创投贷”等专属产品,通过“商行+投行+投资”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这一模式不仅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还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助力东莞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依托综合金融和金融科技优势,平安银行东莞分行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开展绿色金融专项活动,加大绿色金融投放力度,积极支持绿色建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重点项目。同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专属信贷支持和融资服务,推动东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年以来,平安银行东莞分行与某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开展紧密合作,先后获批该公司旗下的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贷款,并成功投放1.5亿元绿色项目贷款,助推企业垃圾发电设备升级改造。 为迎接“十一”黄金周消费热潮,平安银行东莞分行打出“金融+消费”组合拳。从消费端和供给端同时发力,精准滴灌,推动东莞消费能级跃升,助力东莞打造更具活力的城市消费场景。比如在消费端推出“优惠莞GO”活动,同时联动本地多元商户平台推出优惠。在供给端,通过赋能品牌连锁商户企业,升级收款工具,为小微商户免费提供智能POS机、收款码,提升收款效率。 “百千万工程”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抓手,平安银行东莞分行表示将通过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产业链金融模式、赋能乡村建设数字化转型等举措,护航“百千万工程”行稳致远,为东莞“焕新”注入持久动能。

  • 人保财险东莞市分公司:金融“活水”护航 助东莞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近日,围绕“焕新东莞·金融赋能”主题,结合金融“活水”助力产业焕新、城乡焕新、消费焕新,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等内容,人保财险东莞市分公司(下称“东莞人保财险”)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东莞人保财险在产业焕新、城乡焕新、消费焕新等方面积极作为,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护航东莞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 推动产业焕新方面,助力农业产业升级。今年1月~6月,牵头开发的水产养殖综合保险、水产品价格指数保险、荔枝气象指数保险等,为东莞本地1405户农户提供保障金额共5.4亿元,为1938亩荔枝提供荔枝气象指数保险保障金额969万元,为582亩鱼塘提供水产养殖综合保险保障金额5267万元,促进了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今年1月~6月,东莞人保财险共为全市584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财产、责任等保障金额365亿元,其中服务国家级“小巨人”企业6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17家,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促进城乡焕新方面,加强农村防灾减损设施建设。比如携手东莞市无届农场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农业保险防灾减损服务中心暨无人机飞防服务中心,集成“防灾减损、农技指导、物资运输、科技推广、技能培训”五大核心功能,可对农作物病虫害、旱涝灾害进行实时预警与精准干预。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莞家福”项目4年累计参保345万人次,共提供医疗费用报销服务33.7万人次,合计赔款超3.1亿元;“莞康无忧”项目3年累计参保76万人,其中新市民人数约49万人,占比64.5%,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全面的医疗保障。 推动消费焕新方面,开展消费帮扶活动。东莞人保财险联合多方举办莞荔推介会活动,推动参会单位共采购荔枝超5万斤,为48家荔枝农户拓宽销路。6月20日,主办“东莞给荔 金融助荔——我为荔农办实事2025年‘品荔’助销会”,达成超1万斤荔枝采购订单,惠及400余户荔农。创新消费服务模式。依托百万级用户规模的“车主惠”平台,创新开设“助荔”线上专区,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双轮驱动销售格局,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该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助力东莞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迈进。

  • 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以金融赋能 助力东莞焕新发展

    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充分发挥金融保险的力量,积极投身于产业焕新、城乡焕新、消费焕新等领域,以实际行动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业特色产业提供多元保障,助力产业焕新。针对荔枝产业,推出气象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为荔农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通过开展技术培训,邀请专家为农企、农户讲解种植技术,提升农产品质量。参与服务以来,踊跃践行行业绿色建设,依托丰富的农险、巨灾保险等产品供给,探索绿色与农险相结合的绿色保险模式,为1336户农户及农企提供风险保障1.37亿元,支付赔款1210余万元,助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深化政企联动,携手推进基层医疗帮扶、城乡治理建设,助力城乡焕新。一方面,开展送医下乡活动,捐赠医疗器械服务包,邀请专家义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打造“警保医修”一站式服务模式,整合交警、保司、医院、修理厂资源,构建交通事故处置全流程绿色通道,提升服务效能,减少道路拥堵与次生事故,为城乡交通秩序改善与民生安全保障注入力量。 创新拓展文旅与农产品市场,通过消费助农、直播带货等形式,助力消费焕新。联合常平镇宣传部门开展“向莞而行云游常平”丰收节直播活动,创新引入平安产险吉祥物“安安”3D数字形象和2D克隆数字人,“保险+科技”助企助农,有效拓宽常平文旅市场。“荔香满莞平安助农”活动,以超880份荔枝采购订单、超16万元助农资金,激活乡村经济。借助“平安好车主”“平安好生活”等平台,推出消费优惠活动、金融知识科普等内容,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促进消费。 “十一”黄金周临近,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多措并举激发城市消费活力。比如聚焦旅游出行安全场景,创新推出“平安行·出行安全守护计划”,创新引入“防、救、赔、用”模式,鼓励市民出行、旅游消费。 平安产险东莞分公司表示,未来将践行“金融为民”初心,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创新保险产品供给,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三省”服务,以金融赋能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为东莞高质量发展贡献平安力量。

  • A1: 头版
  • A2: 广州新闻
  • A3: 广州新闻
  • A4: 特别报道
  • A5: 广州新闻
  • A6: 广州新闻
  • A7: 天天福彩
  • A8: 公益体彩
  • B1: 新东莞
  • B2: 政务
  • B3: 金融
  • B4: 金融
  • B5: 金融
  • B6: 金融
  • B7: 金融
  • B8: 金融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