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告
-
建设银行东莞市分行:聚焦“百千万工程” 赋能当地高质量发展
近日,围绕“焕新东莞·金融赋能”主题,结合金融“活水”助力产业焕新、城乡焕新、消费焕新等,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成效;助力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助推“烟火气”经济发展等内容,建设银行东莞市分行(下称“东莞建行”)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东莞建行聚焦东莞市委、市政府“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着力打好组合拳,赋能当地高质量发展。 聚焦“乡村振兴” 东莞建行创新运用线上“裕农快贷”和线下“裕农贷”两大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产品包,持续加强客群服务和场景搭建,结合东莞市特色涉农产业推出裕农贷—荔枝贷、裕农贷—莞香贷、裕农贷—莞商贷等特色产品,截至今年8月末,裕农贷款余额26.29亿元,比年初新增3.95亿元,惠及农户2500余户,有效缓解涉农小微企业及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25年为荔枝丰收年,为有效拓宽当地荔农的销售渠道,促进农户增收,该行精准滴灌荔枝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企业,累计提供信贷支持约1.03亿元;不断创新融资担保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强与担保机构合作,针对小微企业、三农等开展融资担保业务,有效扩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支持,截至今年8月末累计投放贷款1亿元,服务农户达100户。 该行表示,下阶段,将围绕农业企业设备改造升级需求,以“信贷+”方式,赋能中小微涉农客户金融需求。 聚焦“普惠金融” 截至今年8月31日,东莞建行累计为东莞市小微企业提供普惠贷款授信589.33亿元,授信户数18,865户,其中制造业普惠贷款授信198.59亿元,制造业授信户数8724户;为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小微科技企业授信金额56.79亿元,授信户数为1316户。 该行表示,接下来,将在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中,以“数字、平台、生态、赋能”发展理念,锚定东莞市“8+8+4”产业集群,细分34个核心行业,加大服务制造业、科技型企业力度,搭建创新平台体系,打造系统工具,持续提升服务小微企业能力,在贯穿各客群全生命周期服务中保持高质量发展战略定力,推动普惠金融不断扩面、赋能、下沉,把“普”做大,把“惠”做实,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目标。 聚焦“消费金融” 今年,东莞建行信用卡专项分期密切配合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家电以旧换新等政策方针,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至8月末,该行共投放37.08亿元信用卡分期,其中汽车信贷19.58亿元,安居信贷1.4亿元。 在信用卡特惠消费场景预计投入1000万元,通过搭建多层次、多类型的消费优惠场景,让利消费者,提升市民群众消费热情。截至今年8月底,已投入资金超600万元,东莞信用卡消费额达124亿元。 该行介绍,“十一”黄金周前后,将在全市汽车销售重点区域开展汽车分期驻点服务,为市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持续拓展更多类型的消费场景,包括餐饮、出行、文娱、健康等,覆盖居民日常消费的大部分场景,持续助力消费复苏。 聚焦“产业焕新” 东莞建行将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为服务“百千万工程”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针对企业技术改造(技改)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 强化信贷资源精准滴灌:设立技术改造专项信贷额度,优先保障制造业企业技改融资需求。针对东莞市“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该行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数字化升级项目,以及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能扩张和技术迭代项目。 创新专属金融产品服务:积极推广技术改造等专属信贷产品,其特点是期限长、利率优、审批快,完美匹配技改项目投资回报周期。同时,运用“科创评价体系”,既看“砖头”更看“专利”,为轻资产的科技型技改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破解融资难题。 打造高效服务绿色通道:对于列入省市重点技改项目清单的企业,该行建立“一对一”服务团队,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优化授信流程,确保资金能够快速、精准地到位,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东莞建行表示,将继续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升专业性,持续深化对“百千万工程”的金融支持。比如深化政银企合作,将金融“活水”更直接地引向最需要的领域;优化服务模式,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瓶颈,进一步推动数字化经营,利用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融资建议和金融服务,提升客户体验和融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