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1: 新东莞
  • 焕新东莞

    今年是广东省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之年。当三载耕耘遇上金秋十月的丰收时节,东莞以一场“焕新”为主题的城市进化,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在这里,人工智能与新能源的星火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改造让老树绽出新芽;电网智能化改造与光伏并网提速的“东莞范式”,为城乡融合发展插上腾飞之翼;旧城改造的推土机声与村级工业园的升级蓝图,共同谱写着空间重构的进行曲;潮玩产业与非遗联名激活文化基因,夜间经济的霓虹勾勒出消费升级的轮廓;金融“活水”正通过精准滴灌的毛细血管网络,持续渗透至实体经济肌理深处,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焕新动能……这里不再是单一的“世界工厂”,而是创新涌动、文体旅融合的立体舞台。 行走在东莞的街头巷尾,每一缕升腾的市井烟火,每一簇跳动的创新火种,都在讲述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进化故事。叶虹 统筹采写:信息时报记者 叶虹 陈武东 执行:刘霞 李凤珍

  • 华侨城欢乐海岸 定义松湖资产新范本

    千亿园区之后,松山湖正从“科技硬实力”向“生活软实力”升级。随着“十大工程”全面推进,松山湖北部CBD正迎来城市蝶变:欢乐海岸亮起灯光,展演中心进入精装阶段,月荷湖步道环湖成形。 在此背景下,华侨城将写字楼重新定义——它不仅是办公空间,更是与城市共生、可交易、可融资、可传承的企业资产。 千亿能级跃升,焕新北部CBD 2024年,东莞松山湖跻身“千亿园区”。当前,园区正将产业实力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品质:展演中心即将竣工,月荷湖配套改造推进,滨湖步道9月开放,交通节点陆续打通,城市面貌持续焕新。同时,松山湖第一初级中学开学,第四小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二期等项目启动,医疗配套加快完善,生活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消费场景也日益丰富:黄花风铃木下的游人、咖啡节的长队、缝隙U乐园的草坪,以及悠兰里、万象汇、科学公园等项目,共同营造出浓厚的烟火气。 如今城市配套正落地为可触摸的坐标——窗外是湖岸慢行道,门外是建面约50万平方米的月荷湖+欢乐海岸,企业资产栏可首次填上“松山湖CBD可售产权物业”。 华侨城松山湖商办项目占据松山湖北部CBD核心地段,依托华侨城投资开发的 “超级城市综合体”模式,集写字楼、商业街区、艺术展演中心于一体,推动愿景照进现实。 破局产权困局,锚定资产硬核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松山湖土地管控严格,科研与工业用地占比近半,导致多数办公物业缺乏独立产权,企业多以租赁为主。华侨城项目打破了这一局面:其所属地块为商业用地,提供整个园区极为稀缺的独立产权写字楼,实现“一户一证”,把“租赁合同”升级为“不动产权证”,成为可交易、可融资、可传承的企业硬资产。 除了产权优势,产品力同样出众。项目外立面采用香槟金铝板与玻璃幕墙,提升商务形象;地下车库引入“光厅”设计,明亮而富有品质;首层大堂按星级酒店标准打造,配合智能安防,兼顾私密与尊贵。 室内空间设计极具灵活性:16层建筑实行两梯两户,246—500平方米空间无承重墙阻隔,可自由打通。例如246平方米单元可扩展至500平方米,实现3.5米层高、无柱布局、超10米湖景幕墙和独立总裁办公室。传统公摊被转化为实用面积,价值进一步提升。 项目依托三大核心配套,下楼即可完成高端商务接待:约8万平方米欢乐海岸商业街区、扎哈团队设计的展演中心(含万平展厅和1200座剧院),以及50万平方米月荷湖公园。交通方面,距松山湖北站约500米,未来实现五轨交汇,贯通穗莞深等五城。 稀缺限量席位,制胜松湖未来 松山湖资产热度持续走高,新房均价超4万元/平方米,二手房长期位居东莞榜首。在此高溢价背景下,该项目“1字头”定价凸显反差吸引力。 稀缺性进一步推高价值。园区现已汇聚7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千亿级智能终端集群。面对仅84席的总供应量和约1.6万家市场主体,资产争夺势在必然。 当前华侨城松山湖商办产品已正式交付,集独立产权、稀缺湖景、城市更新红利与高阶圈层于一体,仅余最后席位。抢占松山湖核心资产,正当其时。 专题|撰文 叶虹

  • A1: 头版
  • A2: 广州新闻
  • A3: 广州新闻
  • A4: 特别报道
  • A5: 广州新闻
  • A6: 广州新闻
  • A7: 天天福彩
  • A8: 公益体彩
  • B1: 新东莞
  • B2: 政务
  • B3: 金融
  • B4: 金融
  • B5: 金融
  • B6: 金融
  • B7: 金融
  • B8: 金融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