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二来打卡广州人民艺术中心
信息时报讯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今晚,白云山下,麓湖之畔,广州人民艺术中心正式启用。广州又添一处高质量文化地标! 记者从广州市文联获悉,9月24日起,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将面向公众正式开放。广州人民艺术中心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以“文艺工作者的温馨家园、人民群众的艺术殿堂、文化艺术的创新高地”为建设目标,致力于建设成为广州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与城市文化的亮丽名片,是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该场馆前身为广州艺术博物院,由著名建筑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主持设计。2023年9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该场馆移交广州市文联管理,为广州文艺界创作交流展演展示提供新的平台阵地。 中心共有19个艺术场馆,包括复式综合艺术馆、专题展厅、多功能厅、创作空间、美育空间、典藏与阅读空间等,能够满足不同类型活动的需求。 大展呈现广州文艺力量 广州人民艺术中心正式启用后,十余场展览展演也将重磅推出。 其中,特别策划推出的启用系列大展包括“念念不忘——广州市文联典藏作品展”“时代脉动——‘百千万工程’民间艺术数字体验展”“JC中外动漫艺术馆”“生生不息——广州文艺两新人才艺术作品展”“追光南国——广州影视高光时刻”以及“行走的故宫文化——《石渠宝笈》数字艺术沉浸展”等重磅展陈,多角度、多层次呈现广州文艺的深厚底蕴和创新亮点,以艺术的美感和力量与公众展开精彩的对话。 “念念不忘——广州市文联典藏作品展”是自1950年成立以来广州市文联典藏的一次全面呈现。展览涵盖200余位书画名家的260多件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蕴藏着浓厚的岭南文化气息。展览分为两个展区。位于1楼的1号馆展出50幅名家名作,包括黎雄才的幽兰、关山月的梅花、林丰俗的木棉、林墉的双鹤等,以及钱君匋、刘开渠、将兆和、赵朴初、启功、林岫等国内知名文艺家的墨宝手迹。位于负一楼的19号馆B区,则是由馆藏书画全景式地展示广州文艺发展源头与流变历程。 “时代脉动——‘百千万工程’数字民艺精品馆”展出由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创作的百余件广州民间文艺精品,巧妙运用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呈现新时代民间文艺的独特魅力,凸显广州非遗的丰富多样性及其传承发展的良好态势。 “JC中外动漫艺术馆”作为广州人民艺术中心的常设展览长期对公众开放。这是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国际与本土的文艺创新艺术平台。馆内藏品丰富多样,共计约300件珍贵展品,全面覆盖世界动漫名作、中国经典漫画以及当代原创动漫插画等多个领域。 “生生不息——广州文艺两新人才艺术作品展”汇聚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两新”优秀创作成果,同时邀请各艺术门类的“文艺两新”名家代表参展。作品主题鲜明、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涵盖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动漫等多个类别,展现广州文艺生生不息的创作动能。 “追光南国——广州影视高光时刻”展从史学角度,梳理广州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数十个“第一”,辅以经典海报、电影片段、器材道具等,再现广州影视高光时刻。沉浸式的互动观展方式更为观众提供领略广州电影的独特体验。 行走的故宫文化——《石渠宝笈》数字艺术沉浸展由故宫博物院主办,甄选《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浴马图》《月曼清游图》等多幅传世书画名作,结合多种前沿数字技术,以展卷、观山、浴马、赏花、入宴等九个单元呈现。另结合高精度复刻实物展示,穿插部分实景搭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巡展的首展,展览还特别增设国潮沉浸体验场馆。 除了展览,中心还有更多惊喜等待市民群众前来解锁。“见面吧”以粤剧面谱为特色,将粤剧普及融入日常,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粤剧艺术。“艺想空间”不定期举办各类临时展览和互动活动,并联合粤港澳大湾区魔术联盟常态化打造魔幻空间,观众可近距离体验魔术的奥妙,开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奇幻之旅。在中庭花园“艺苑”,旧友新朋齐聚,十二花神立柱、鸽子、游鱼、龙舟花船、亲水舞台,还原了极具特色的岭南意境空间。散落各处的艺术打卡地,也必将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 参观信息 广州人民艺术中心 广州人民艺术中心位于广州市越秀区麓湖路13号,即广州艺术博物院旧址。中心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开放后,个人参观者暂无须预约;10人以上参观团体,须提前3个工作日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官方小程序上进行团队预约;参观人数超过负载高峰时,将实行限流。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高龄老人、严重行动不便者须由看护人陪同进入参观。如有需要,可联系工作人员协助。 中心免费开放,特展除外。导览手册供免费取阅,纪念品等按有关规定实行收费服务。中心将不定期举办文艺名家导览活动,大家可留意公众号信息。
-
广州连续25年全市试鸣防空警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李丹 通讯员 刘敏 廖乐文) 昨日是国家第2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当天上午10时40分至11时03分,防空警报响彻羊城大地,广州连续第25年举行全市防空警报试鸣暨“羊城天盾”城市人民防空演习。 演习模拟某重要目标遭空袭,展开平战转换、人口疏散、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化洗消、治安管控、消除空袭后果等内容演练。通过演练,全面检验了广州市指挥平台、通信警报、人防工程、专业队伍等建设水平。全市各区组织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羊城天盾-2024”演习,有关区、镇街、社区同步开展动员宣传教育、人口疏散、平战转换等科目,向人民群众普及了人民防空知识。 据悉,在今年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广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组织开展“羊城天盾-2024”城市人民防空演习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截至发稿前,通过举办人民防空宣传走进云山小学、知用学校、江南外国语学校、华侨外国语学校、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学校,开展自救互救技能培训、人防知识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少年学生学习人防知识,增强防护技能。广州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馆同步开展系列全民国防宣传教育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到展馆参观、科普知识、应急演练等方式,大力宣传人防应知应会知识,着力形成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