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4: 时报调查
  • “我的个人能力和学历都提升了,还升了职”

    □A04~A05 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郭展鹏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郭展鹏 陈冰倩 摄影 受访者供图 每天7时送完孩子上学后,便在家附近的餐厅开始工作,15时左右便能下班,准时接孩子放学……作为“妈妈岗”的一员,小陈不仅能够照顾家庭,还能在职场上实现自我价值。这种岗位以灵活的工作时间和管理模式,为有意再就业的全职妈妈开辟了一条新路径。“妈妈岗”员工连安表示:“我在这里(肯德基餐厅)工作提升了个人能力,还有晋升的机会,我还参加了公司与开放大学的合作项目,拿到了大专毕业证。” 走访 上班带娃两不误,妈妈们找到工作与家庭平衡点 去年,广东印发《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通知》,提出广泛开发设置“妈妈岗”岗位,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劳动强度不大、工作环境好的生产岗位和专业技术管理岗位设置为“妈妈岗”,实行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方式。“妈妈岗”主要用于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 作为“妈妈岗”的一员,刘女士每天送完孩子上学后,上午9时准时到单位开始工作。家在黄埔的她对这份工作非常满意,因为既能工作又能接送孩子上下学,回家后还能陪伴孩子。在“妈妈岗”中,还有许多像刘女士一样的妈妈,通过个人的努力在职场和家庭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80后”黄女士生育前是一名白领,后来因家庭原因,她选择了一份工作时间较为灵活的工作。目前,她在多宝街“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从事养老护理和家政服务工作。“有时候,服务对象会产生疑问,怎么这么年轻就做这份工作啊?”但黄女士认为,工作不分贵贱,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是值得骄傲的。她每天送完孩子上学后便开始工作,中午回家为老人做饭,下午继续工作,16时准时下班接孩子。 刘女士对于妈妈们在求职中的不易深有体会,一度求职不顺的她通过广州市黄埔区朝九晚四巾帼创客服务中心(下称“巾帼创客服务中心”)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她感慨道:“现在工作和家庭都能兼顾到,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也有了一份自己的收入,这对妈妈们来说非常重要。”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巾帼创客服务中心总干事邓文娟深有同感地表示,为了照顾家庭,不少妈妈选择全职在家,但往往面临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 搭桥 助力“她就业”,打造灵活就业新场景 巾帼创客服务中心是由黄埔区妇联主管的专门面向育儿妈妈灵活就业的公益社会组织。该中心链接企业、政府等社会资源,打造了“宝妈灵活就业直通车”线上灵活就业平台,为宝妈们量身定做朝九晚四的灵活就业场景。邓文娟介绍,目前已有10000多名宝妈注册,100余家企业入驻,成功实现全职妈妈灵活就业1000余人次。她表示,巾帼创客服务中心不仅帮助妈妈们找工作,更是一个提供缓冲的平台,通过培训提升妈妈们的能力,为她们创造既能兼顾家庭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机遇。此外,该中心承接的羊城“她”公益创投项目“为了妈妈,为了家”宝妈灵活就业平台培育发展计划,持续为妈妈们提供技能、政策、适应性培训及岗位推荐会等服务,并积极走访对接企业,链接资源开发“妈妈岗”。 那么,如何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呢?2022年,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强调“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职妈妈再就业问题”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海鹰认为,在“三孩”生育政策背景下,支持全职妈妈再就业对消除生育顾虑、提高生育意愿、释放全职妈妈人力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和保障广大育儿妇女群体求职就业,今年广州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妈妈岗”用人单位名录,岗位所属工种包括生产专员、行政专员、运营主管、会计、社会工作者等。 多宝街“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负责人袁巧齐表示,他们充分考虑妈妈们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平衡问题,结合业务开展设置多种钟点工作机会(3~4小时/次),为妈妈们提供一个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兼顾工作的环境。这些“妈妈岗”涵盖养老护理、家政服务、活动协助等工种,妈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工作方式。 此外,百胜餐饮(广东)有限公司旗下的广州肯德基和必胜客餐厅也设置了“妈妈岗”,餐区、前台和后厨都有“妈妈岗”员工的身影。据了解,该公司为“妈妈岗”员工提供弹性排班,尽量满足她们接送孩子的需求,并在双休日进行协调,确保“妈妈岗”员工周末至少有1个休息日陪伴孩子。有条件的餐厅还设立哺乳间,肯德基在广州还开设了3家“天使餐厅”,帮助残障人士就业,其中也设有“妈妈岗”。 荔湾区首个区级零工市场位于荔湾区周门南路20号,会不定期举行全职妈妈培训。据了解,该市场还打造“妈妈岗”实训室,免费提供给区内企业、团队预约使用,引入无人机操控、工业机器人、AI智能基础应用、点茶技艺、西关正骨等16个免费培训项目。“全职妈妈除了在这里培训,还会到企业进行培训。”荔湾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劳健谊介绍,荔湾区人社局链接社会资源,拓宽培训形式,使培训形式呈现多元化。“比如AI智能基础应用的培训,我们链接了企业,会在企业内部进行培训。培训后,企业会聘请合适的人员,让整个流程形成闭环。” 全职妈妈经过培训后,除了可以成为企业的一员,还可以通过荔湾区人社局提供的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劳健谊介绍,零工市场打造了“荔好岗”直播间,“妈妈们可以将手工艺品放在直播间卖,我们会提供场地、设备,还有老师指导。”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广州新闻
  • A4: 时报调查
  • A5: 时报调查
  • A6: 小e来了
  • A7: 区区无小事
  • A8: 广告
  • A9: 广告
  • A10: 广州新闻
  • A11: 食品
  • A12: 金汇理财
  • A13: 旅游
  • A14: 汽车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