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赋能破雨幕 粤闽携手保畅行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粤交集宣 粤交综)特大暴雨、山体滑塌、大量土石冲入路面、高速公路交通中断、多台车辆滞留……昨日上午,一系列危急情况在广东省交通集团梅州天汕高速上演——这是广东省高速公路防汛抢险联合应急演练的一幕。 雨水渐增,粤闽联动实战演练 清明节后,气候转暖,雨水渐增。本次演练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梅州市政府和广东省交通集团主办,蕉岭县政府、广东交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梅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承办,联合福建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龙岩高速公路支队等12家单位,共同开展“强化使命担当 打通生命通道”2025年广东省高速公路防汛抢险联合应急演练。 演练重现去年某高速突发多处山体滑坡、区域通讯中断、夜间持续降雨、大量车辆滞留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应急抢险场景,152名抢险人员参与实战。活动通过“情景还原——问题溯源——对策推演”的三维复盘,为演练注入实战基因。 广东交通集团总经理刘晓华表示,高速公路作为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出行的关键交通设施,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此次演练是在复盘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发挥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快速发现、快速救援的联动机制,提升自然灾害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协同配合能力。 装备上新,全力开展智慧救援 无人机紧急升空、卫星电话穿透雨幕、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红色预警”……演练开始,高速公路边坡监测预警系统率先触发警报,高速管理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高速交警、路政、养护、拯救等部门迅速赶赴现场,疏导车流、滞留人员,同步实施交通管制,为后续抢险争取宝贵时间。 演练中,科技装备成为提升救援效率的关键。当现场因信号中断陷入“失联”状态时,无人机按预设航线自动巡检,将多角度画面实时回传指挥部;路政人员启用卫星电话保障通讯畅通;AI智能视频轮巡、边坡监测系统持续提供数据支撑。随着“夜幕”降临,迅速启动系留式照明无人机,为救援行动提供关键支持。 梅平高速总经理赖冠宙表示,已在21处路段布设重大灾害监测预警及管控系统,24小时监测153座重点边坡、21座重点桥梁的位移、沉降等关键参数,同时为中心和5个路政中队共配备6台卫星电话,在极端情况下确保指挥畅通。 据了解,广东交通集团目前营运管理高速公路里程已达8181公里,隧道、桥梁、边坡众多。集团聚焦“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思路,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现灾害事件的智能监测、自动预警、有效管控。截至今年3月底,已完成850处边坡、300座桥梁、35座隧道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对73处高风险路段建设了突发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同时,集团赴同济大学等进行智能防灾减灾技术交流,探索构建“天空地”“点线面”相结合的地质灾害遥感遥测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监测预警能力。 跨区协作,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蕉岭县广福镇作为梅州“北大门”,其地理位置让跨区域协作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此次演练邀请福建高速交警、路政,以及梅州地方通讯、电力等单位参与,探索粤闽跨省、跨部门联动机制。 演练持续约1小时,面对多处山体滑坡、区域通讯中断、大量车辆滞留等困难,各抢险队伍连续奋战,通往梅州广福镇的生命通道及时抢通,所有滞留车辆、人员安全撤离。演练全面总结复盘以往防汛救灾的实战情况,检验了极端复杂情况下无人机勘察、无人机照明、卫星电话等新型装备的有效性,尤其强化了跨省、跨区域、跨路段联动能力,为即将到来的汛期开展各类应急处置工作积累了实战经验。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演练为山区高速公路极端降雨条件下开展复杂应急处置和救援积累了实战经验,也是多种应急装备在高速防汛抢险中的应用的一次有益探索。
-
华南师大与黄埔区再建一所九年制学校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徐珊珊) 前日,华南师范大学与黄埔区正式签署“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高新区实验学校”合作办学协议。作为华南师范大学在黄埔区落地的第5所公办学校,该项目将实现华南师范大学优质教育资源在知识城、科学城、海丝城片区的全覆盖。 据了解,这所九年制学校位于黄埔区文冲东城市更新项目,包括渡头片、文元片、江北片三个校区,预设总规模超100个班。项目将通过“实验性”“创新型”的办学模式,围绕新优质学校建设、“五育融合”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评价改革、家校社协同育人和数字化提质赋能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潘文庆表示,学校将派出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在黄埔区率先探索区域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将合作办学项目转化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行动实践。 黄埔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何宇鸿指出,黄埔区与华南师范大学的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布局完整、关系紧密;在雄厚师资、科研引领与成果转化等强力支撑下,华南师大在黄埔区合作的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区域教育的亮丽名片;期待双方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探索区域集团化办学新课题。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副主任王晓莉表示,教育集团将结合黄埔区的地域特点与需求,推动学校内涵式与特色化发展,满足当地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辐射引领黄埔区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