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 广州新闻
  • 中大今年新增4个双学位项目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邹甜) 近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将在2025年本科招生中新增4个“人工智能/计算机+”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双学位项目”),并面向在校学生推出9个相关微专业,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据介绍,此举是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度融合的独特优势,以强有力的行动加快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 据悉,新增的4个双学位项目将在2025年本科招生中作为单列专业公开对外招生。各项目不仅融汇了学校金融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优势,依托雄厚师资和大科研平台作支撑,还具备“深度交叉融合”“产学研用全贯通”等特点。 对于在校学生,中山大学同样强调“促进交叉,尊重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成长空间。依托岭南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旅游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商学院(创业学院)等院系,学校面向各年级学生推出9个有关微专业:人工智能经济学,计算、数据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数字化服务运营,技术、艺术与文旅创新,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创新、创业与金融科技。 微专业虽“微”却依然“专业”,可以理解为优中选优的系统化课程模块,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较为系统的跨学科知识储备,更高效、更敏锐地发现学习兴趣。学生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后即可申请微专业证书。 新增4个双学位项目 “金融学+计算机”双学位项目(邹至庄班):由岭南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共同建设,采用“新文科+新工科”培养模式,夯实通识教育与数理基础的同时,结合经管知识、前沿技术与行业实践,培养具有新经济战略思维、复合知识结构与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 “管理学+计算机”双学士学位项目(霍英东班):由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霍英东基金会联袂打造,A+学科(工商管理)和ESI前1‰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叉共促,与全球98所著名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设置AI与大数据管理、数字技术与创业创新两大选修方向供学生自主选择,并设计了灵活的学分机制,致力于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兼具科学化思维与企业家精神的复合型拔尖人才。 “金融学+人工智能”双学位项目:由国际金融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联合推出,整合金融学核心课程与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打造“新商科+新工科”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与粤港澳大湾区头部金融机构、顶尖科技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提供“金融+AI”等各类实践平台,致力于培养兼具金融洞察力与AI创新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大气科学+人工智能”双学位项目:由大气科学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合作打造,多措并举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联合国家气象局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及华为、大疆等领军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构建“产学研用”培养模式,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输送“大气科学+人工智能”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人才。

  • 无人机驾驶和拍摄、翡翠鉴赏都能免费学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蔡晓素 通讯员 穗人社宣) 记者从广州市人社局获悉,从即日起至8月,该局首批“传承红棉匠心,技能照亮前程”系列技能大师公益培训课面向公众招生,课程包括DeepSeek重构高效办公、无人机驾驶和拍摄、翡翠鉴赏、智能机器人技术、五轴联动数控加工实战等41个主题。 据悉,“传承红棉匠心,技能照亮前程”系列技能大师培训课是由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广州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市级红棉大师工作室、广州市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和广州技师协会联合承办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活动。 据广州市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期培训课将于5月9日正式启动,所有课程均由市级高培基地和大师工作室独立开发,由专家技师组织授课,不仅有理论教学还有实践研讨。首期线下课程计划共招生2352人次,部分课程可以通过线上链接访问收听收看。市民可根据技能大师课内容和时间安排自行报名,无需缴纳培训费用。 广州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列课通过发挥市级高培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在技能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广州市重点产业和非遗传统领域技能人才培养。

  • 广州地铁新线路列车“到货啦”!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张爱明 曹勇) 记者昨日从广州地铁获悉,近日,地铁十号线(西塱至广州大道中段)和十二号线东段(二沙岛至大学城南)、西段(浔峰岗至广州体育馆)年内开通所需列车已全部到货。其中,十号线22列,十二号线东、西段23列(东段12列、西段11列),目前已陆续完成列车调试和试验,为新线路年内高质量开通做好供车保障。 据了解,十号线列车采用“4动2拖”6节编组的B型车,车辆最高时速80公里。车辆外观上采用灰色底色,灰蓝色与蓝色色带贯穿车身,整体简洁大方。 十二号线列车示范应用时速80公里A型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列车同样采用“4动2拖”6节编组的A型车,车辆最高时速80公里。车辆外观上采用灰色底色,深、浅绿色色带搭配贯穿车身,灵动、跳跃、活力之感跃然眼前。 据介绍,十号线和十二号线列车的客室内饰采用简约现代风格,配置大尺寸动态地图及端部显示屏、亚克力带、环形灯等设计,提升客室美观性和科技感,营造温馨明亮的客室环境。在列车功能设计上,坚持以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及绿色化理念,按照最高等级全自动化(GOA4级)模式设计,全面提升车辆的冗余性、可靠性和自愈性,确保列车在全自动驾驶下运营更安全;融入永磁牵引系统、变频空调、高频辅助逆变器等多项最新节能技术,更加绿色环保;配置智能运维系统,实时监测列车关键系统状态,实现全寿命周期智能运维,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据悉,在完成列车调试和试验的基础上,广州地铁正进一步开展列车综合联调、运营演练等工作,紧锣密鼓、全力以赴推动各项节点任务,为新线路年内开通做好运营筹备保障。 (注:部分站名为车站公示名称,最终车站名称以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准)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广州新闻
  • A4: 时报调查
  • A5: 时报调查
  • A6: 广州新闻
  • A7: 广州新闻
  • A8: 广告
  • A9: 好人365
  • A10: 经济能见度
  • A11: 经济能见度
  • A12: IT
  • A13: 食品
  • A14: 财金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