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毛织破“卷”:
科技与艺术为“毛线”赋能增值

大朗企业的一体成型电脑横机装备车间。

□文、图/信息时报记者 刘桂平

记者日前从东莞大朗镇获悉,第二十一届中国(大朗)毛织产品交易会(简称“织交会”)将于11月20日~22日举办。记者从大朗毛织产业各方了解到,今年展会将“秀”出更多新意,包括首次“飞地”办展、首届“织片设计大赛”、首设“来莞定制”专区等,将展会办成一届毛织“潮流时尚+科技创新”的盛会。

科技与艺术为“毛线”赋能增值

“现在,大朗出的高端面料有5~6种添加材质。”大朗纺织网的线下展厅里,成百上千种面料将展厅装饰得五彩缤纷。该网站负责人张大树介绍,这些面料集合料科技、环保、健康等特点,有吸汗排汗、保暖锁热、环保健康等“功能性”,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多样化毛织产品的需求,更引领了行业潮流。

据了解,大朗纱线原料在全国具有核心优势,每年纺织纱线交易额超过350亿元,研发推出新品纱线近1万种,纱线企业拥有相关专利超200个,其中80%以上是花式纱专利,约占全国花式纱线专利数量的2/3。

“大朗毛织企业持续研发投入,赋予织片更多附加值。”大朗毛织创新服务平台负责人冯永强说,大朗企业主要深耕和纸纱、花式纱、科技纱三个领域,持续投入研发,比如为纱线增加石墨烯、植物纤维等材质。同时,研发还包括各种花纹、图案等艺术设计,赋予织片更多价值。

展会今年还特别设置了新型纱线区,将在现场展示1200多张最新式的织片。冯永强表示,让更多客商了解大朗新型纱线的优势,有助于推动大朗毛织产业在新型纱线领域的持续创新。

整合资源为“毛衣”所用

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大朗形成10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城,汇集大朗超过50%毛衣生产企业、80%以上毛织纱线和电脑针织横机销售企业,还有4个大型专业市场、6个毛织配套片区和12条毛织专业街。同时,行业服务平台数量多、种类丰富,有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市场采购贸易服务中心等共20类平台。“今年将同时开设织交会省外分会场,将展会延伸至上海、大连、嘉兴等城市。”冯永强介绍,大朗优选省外飞地馆的设置,将大朗毛织的影响力延伸至更广阔的地域,为大朗毛织企业提供更多展示自我、拓展市场的机会。

首届“织片设计大赛”的举办,将建成全球最具规模的织片数据库之一,并结合AI设计、一线成型设备实现“来莞定做”“来朗定做”,激发行业创新,让设计师展现才华。本届织交会定制区,将数学化设计和数字人3D模拟技术融入定制服务,实现最快2小时定制和生产一件毛衣,打造“来莞定制”新爆点。

同时,现场还将展示最新设备——“一线成衣”电脑横机。目前,大朗拥有15万台电脑横机,其中一体成型电脑横机成为行业新宠。东莞市纺织机械行业协会会长林养高表示,参展商和采购商可零距离观摩先进设备,有助于推动大朗纺织机械在全球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和升级。

打造“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盛会

目前,大朗拥有毛纺织市场主体超2.8万家,其中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128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年产毛衣高达9亿件,毛织服装、纱线机械等全产业链年交易额超720亿元,仅纱线行业年交易额就超过350亿元,是全国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群。因此,大朗被海关总署、商务部等部委认定为“全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收获“中国毛织产品采购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服装)”“共建世界级毛织产业集群先行区”等荣誉。

自2001年创办以来,织交会已举办20届,实现从地方性展会到国际性盛会的跨越,吸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客。大朗毛织管委会党支部书记任斌彬介绍,今年还将把“大朗毛织”文化与毛织产业深度融合,展现毛织艺术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