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0: 广州新闻
  • 广州“入秋”,或要等到本月下旬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熙灯) “银杏”今日将移入南海东北部海面。记者从广州市气象台获悉,受冷空气补充影响,今日最低气温仅15℃,北部山区低至9℃。受“银杏”外围环流影响,9日~10日,广州局部有阵雨,广州港外港阵风将加大至7~9级。 今年入秋最快要到20日以后 11月7日进入立冬节气。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开始。不过,在广州,虽然早晚有些凉意,但白天最高气温“显示”的仍是夏天,太阳照耀下,体感更热。统计数据显示,10月27日至11月6日,广州日平均气温和5日滑动平均气温均在22℃以上。按照简标,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22℃以下才算入秋;按照“滑标”,连续5天滑动平均气温在22℃以下才算入秋。也就是说,按照这两种标准,广州都没有达到“入秋”标准。 据了解,广州常年入秋时间为11月9日,今年看来要晚于这个时间。@广州天气预测显示,未来7天,广州气温处于上升通道。其中最低气温将升至21℃,最高气温则将升至29℃(10日~14日);而中国天气网关于广州未来40天天气的预测显示,这轮升温将持续至19日。换言之,广州今年入秋最快也要等到20日以后,即本月下旬才有入秋的可能性。需要提醒的是,此处数值仅为电脑推演结果,未经人工修正。 “银杏”或将带来大风影响 昨日10时的气象卫星云图显示,虽然超强台风“银杏”个头不大,但结构十分完整,台风眼区浑圆清晰,说明其强度已达巅峰。预计“银杏”将沿副热带高压南侧一路西行,移动时速15公里左右。今日,“银杏”移入南海东北部,随后逐渐向西沙群岛北部海域靠近。由于广东上空有副热带高压,加上地面吹东北季风,因此“银杏”基本不可能进入广东。 对广东来说,台风“银杏”虽然不来,但间接也会带来一些影响。8日,受干燥气流控制,广东大部天晴,早晚气温较低;9日~10日,台风“银杏”外围偏东气流上岸,广东云量增多,局部有阵雨。 比起雨,风的影响更明显一些。受冷空气和“银杏”共同影响,8日~9日,广东海面风力6~8级阵风9级,台湾海峡东北风8~9级阵风10~11级;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海面风力逐渐加大到11~13级,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14~17级。 广东省气象台预测,8日,广东天晴干燥,早晚气温较低;9日~10日,南部沿海市县多云,其余市县晴间多云,昼夜温差大,需注意适时添减衣物。 广州市气象台预测,8日,晴朗天气持续,昼夜温差大;9日~10日,受台风“银杏”外围环流影响,云量增多,局部有阵雨,广州港外港阵风加大至7~9级。 广州天气预报 8日,晴天,15℃~27℃ 9日,多云到阴天,局部有阵雨, 17℃~28℃ 10日,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阵雨, 20℃~29℃ 11日,多云,20℃~29℃ 12日,多云,19℃~29℃ 13日,多云,20℃~29℃ 14日,多云,21℃~29℃

  • 新增“时令膏方”,最啱立冬养生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陈佳佳 张靓雯) 11月7日,我国进入立冬节气。当天,广东省中医院2024年岭南膏方节开幕。据了解,今年广东省中医院在原有15种协定膏方的基础上,新增一款适合节气养生的“时令膏方”。同时,该院还联合治未病科、妇科、脾胃病科、心血管科、睡眠障碍科、肿瘤科、老年病科等为市民现场义诊辨体质。 据介绍,膏方作为古老的中医调补方式,是一种既注重补益而又兼顾“救偏却病”的制剂,是养生治未病和慢性病调理的不错选择。其中,寒湿与燥火交结,调理尤其需要考究。膏方是立冬节气养生保健之品, 服用方便,省却了煎煮汤药带来的麻烦,且有效成分含量较高,药力缓和、稳定持久、易存易携,是理想的极具中医特色的个性化养生保健制剂。协定膏方以小瓶密封包装,携带方便,随开随取,尤其方便外地患者。 记者了解到,16款协定膏方在广东省中医院(含分院)所有门诊科室挂号开取即可。其中,“养胃健脾膏”可在广东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院内制剂中开取;需开具个性化膏方的市民,则需挂号至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研修楼7楼健康调养门诊就诊,由相关医生现场开方定制。

  • 立冬养生,补肾润燥为主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梁嘉韵 章智琦) 11月7日,我国进入立冬节气。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邓伟提醒,立冬时节养生应以休养生息、勿扰阳气、补肾润燥为主。 立冬时节,人们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利于阳气潜藏。此外,要注意穿衣得当。穿得过少过薄或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衣服过多过厚或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立冬时节,人们应坚持适度锻炼,可在向阳的地方或在晨光下锻炼,以感到舒适愉悦为好。适度的运动可增强抗病能力,但要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大雾天气锻炼。运动强度也需控制,冬季宜选择轻缓的运动方式,以身体微热为度,推荐慢跑、快走、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 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生冷,多吃温润厚重的食品。此外,冬季宜多喝温水,养阴的同时还可润燥。中医认为,冬季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冬季对应人体的“肾”,人体的肾精需顺应时节封藏体内,因此冬季进补的关键在于补肾,建议多吃一些黑色食材,如黑豆、黑芝麻、黑米、黑木耳、黑枣等。不宜吃过咸的食物以防耗伤肾精,如海带、紫菜等。另外,螃蟹、海虾、西瓜等寒凉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 广告

  • A1: 头版
  • A2: 时报调查
  • A3: 时报调查
  • A4: 广州新闻
  • A5: 广州新闻
  • A6: 特别报道
  • A7: 特别报道
  • A8: 综合新闻
  • A9: 综合新闻
  • A10: 广州新闻
  • A11: 家电/通讯
  • A12: 家居
  • A13: 金汇理财
  • A14: 地产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B1: 新东莞
  • B2: 镇街
  • B3: 镇街
  • B4: 镇街
  • B5: 综合
  • B6: 金融
  • B7: 金融
  • B8: 金融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