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柳静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券商领域也涌现出了AI选股和AI投顾的投资方式,虽然各方的布局有所差异,但本质上都是基于预设的量化策略和金融数据模型,提供选股、诊股等工具化服务,充当一种量化选股工具。在实际应用中,AI选股和AI投顾有哪些不同?目前又有哪些券商在布局?对于AI在券商领域的这些应用场景,业内又有哪些争议?
现象:部分券商推出“AI选股”
目前,AI在券商领域的应用场景包括AI选股、AI投顾等。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银河证券、国金证券、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国投证券等至少5家券商,均在App中推出了AI选股模块,甚至都在App首页较为显眼的位置。
记者对比发现,这些券商在“AI选股”方面的布局略有差异,有些注重“技术流”,有些则打“投资心理牌”。比如,银河证券的“AI选股”模块推出四大策略,覆盖从短线博弈到长线价值投资的多元需求。其中,“尾盘掘金”策略,主要是抓住“收盘前30分钟”的黄金时段,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综合动量、流动性、波动率等因子,筛选短期有较大上涨概率的个股。“神奇电波”策略则根据基本面筛选优质的股票,在此基础上结合个股均线走势、通道理论以及历史行情回测,寻找股票走势机会。红波信号表示做多趋势增强,绿波信号表示短期风险增加。此外,还有智能诊股、异动揭秘等不同维度的策略,为投资者提供选股参考。
相比银河证券的“技术流”AI选股,国金证券则更从股民的投资心理出发。记者看到,国金证券提供了五大AI投顾服务,包括AI股票解套、AI基金回本、AI选基、AI选好股、AI持股优化等,主打走进投资者的“精神层面”。
另外,中信建投的AI选股更强调“个性化”,依靠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海量的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根据客户风险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让客户投资决策更科学。国泰君安的智能优选策略则根据智能诊股功能,六大维度、60项因子为个股综合打分,从高峰个股中进一步筛选,每日筛选30只个股供投资者参考。
区别:AI选股和AI投顾有不同
除了AI选股,也有券商推出AI投顾功能,两者有何区别呢?
“AI选股主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分析市场数据、公司基本面和技术指标,自动化筛选出潜在的投资标的。”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AI选股的核心目标是提升选股的效率和精度,为投资者提供数据驱动的投资选项。
安光勇认为,AI投顾则是一个更全面的服务,不仅包括选股功能,还涵盖资产配置、风险管理以及投资组合优化等内容。“它能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目标,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功能上更接近传统投顾的角色。”
记者了解到,AI投顾构建了覆盖投资前、中、后的完整生态闭环。在投资前,它会对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以及财务状况等进行全方位评估;在投资过程中,依据用户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涵盖股票、基金、债券等多种资产类别;投资后,还会实时跟踪市场动态和投资组合表现,及时发出调整建议与风险预警。
目前,AI大模型已广泛运用到基金投顾的多个业务环节中,包括客户投资需求分析、风险偏好评估、投研辅助代码生成、投顾服务陪伴内容创作、与投资者互动等。
比如,华安基金投顾团队正在尝试应用DeepSeek提升投研工作效率,包括辅助代码的生成,聚合分析基金产品的历史数据、模拟测算策略组合的效果等。广发基金也已在资产诊断、内容生成、市场研判等多个领域尝试利用最新AI技术赋能。盈米基金的内容创作平台“盈米图书馆”在DeepSeek的加持下,据称能在10秒内识别和筛选出最具价值的内容,并进行精准分类归纳。
热议:AI选股也有局限性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还是:AI选股、AI投顾真的靠谱吗?对此,业内普遍认为,AI有其自身优势,但还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投顾的地位,因为选股本身需要综合考虑的深层因素很多,很多公司也和直接看到的情况差别很大。
“AI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财务数据、市场信息和新闻动态,帮助投资者快速筛选出符合特定条件的股票。同时,AI投顾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和资产配置方案。”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记者提到了AI的优势,“此外,AI还能够基于数据和模型进行客观分析,避免情绪化决策;AI可以实时跟踪市场动态,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和调整建议,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管理投资组合。”
不过,郑磊也提到了AI的不足之处,“AI选股和投顾的策略大多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回测和优化,但历史数据并不能完全预测未来市场表现。A股市场风格切换频繁,极端行情下模型可能失效。其次,AI选股高度依赖数据质量,数据错误或不完整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此外,许多AI模型的决策过程不透明,被称为‘黑箱’,投资者难以理解其选股逻辑。”
在郑磊看来,如果大量投资者使用同质化的AI策略,可能导致集体跟风行为,扭曲市场信号,甚至使策略失效。他还提到,目前AI投顾领域还存在一些乱象,如不具备投顾资质的公司违规提供服务,甚至有不法分子利用AI实施诈骗。
郑磊建议,投资者在使用AI选股或投顾工具时,不应完全依赖其结果,而应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市场判断进行综合分析。在选择AI工具时,投资者应关注其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模型的透明度。“AI选股和投顾工具可以作为投资决策的辅助手段,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风险。同时,需要警惕市场上一些打着AI旗号的违规或欺诈行为,选择正规、合规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
这些AI骗局要注意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金融行业也面临一系列新型诈骗手段。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这些骗局利用AI的强大功能,如深度学习、数据分析和音视频合成,以更隐蔽、精准的方式威胁金融消费者安全。
一是AI换脸与拟声诈骗。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生成逼真的音视频,伪装成受害者的亲友、领导或权威人士,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诱导转账或泄露敏感信息。例如,合成的高仿真视频可能让人难辨真假,极大提升诈骗成功率。
二是AI生成虚假金融信息。AI被用于生成看似专业的高收益投资产品信息,如虚假基金、股票推荐或理财计划,通过社交媒体或仿冒网站传播,诱导投资者上当。
三是AI智能选股诈骗。一些诈骗团伙推出伪装成高科技的“智能选股”软件或服务,宣称利用AI预测市场走势,诱骗用户付费订阅或投资于虚假项目。
四是AI筛选目标精准诈骗。借助AI分析海量数据(如社交媒体活动、消费习惯),诈骗者能够精准锁定易受骗人群,实施个性化诈骗。
五是AI共享屏幕诈骗。诈骗者通过冒充客服或技术支持,诱导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从而窃取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直接盗取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