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增3个专业,转专业不设限
信息时报讯(记者 邹甜)昨日,华南理工大学公布2025年本科招生政策。今年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招生设57个招生专业(类),新增电子科学与技术、低空技术与工程(全国六所,华南地区唯一)和智慧交通三个专业。据华南理工大学介绍,今年报满志愿零调剂,大类分流遵从志愿,辅修专业零壁垒,专业调整不设限。 华工今年招生改革六大亮点 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高地 设百步梯创新学院,包含AI先进技术拔尖班、院士特色班、理工交叉创新班、卓越人才班四大工科试验班。全员导师制,院士、高层次人才担任班主任,一生一计划,小班授课,“1+3”培养模式,自由分流。 实施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 新增“自动化+工商管理”“城乡规划+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双学位班。双学位班,毕业证书注明两个专业信息,学位证书注明所授予的两个学士学位信息。 专业满足率100% 同一院校专业组内,报满6个不同专业志愿不调剂。 分流意愿满足率100% 各招生专业类在分流时,学生按个人意愿100%自由分流。含工科试验班(AI先进技术拔尖班)、工科试验班(院士班)、工科试验班(理工交叉创新班)、工科试验班(卓越人才班)、工科试验班(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工科试验班(智慧化工与低碳工程)、工科试验班(AI与低空技术)、工科试验班(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工科试验班(先进材料类)、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数字建造)、计算机类、电气类、物理学类、临床医学类、数学类、法学类、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和建筑类。 转专业不设限 学校满足学生跨类选专业的需求,对各专业接收转入人数不设上限,由各院(系)自定。艺术类、运动训练、强基计划、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等特殊类除外。 辅修满足率100% 辅修专业不设槛,满足相关要求即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辅修学士学位证书。
-
港科大(广州)获批增设4个本科专业及6个硕博项目
信息时报讯(记者 徐珊珊 通讯员 港科广)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获批增设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项目及1个博士项目。 此次新增的10个专业及项目均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急需,致力于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的领军人才。 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全覆盖 在本科教育方面,港科大(广州)今年新增4个招生专业,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金融科技、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加上学校此前已开设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港科大(广州)今年的本科招生专业数量增加至7个。 港科大(广州)2023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目前已有两届本科学生。学校的本科教育特色鲜明,以本硕连读和本博直读模式进行贯通式培养,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本科教育实行大类培养与分阶段培养,前两年不分专业,第三年进入专业学习。港科大(广州)创新构建书院制育人体系,融合课内外学习资源,打造活力学习与生活共同体。书院通过“学术导师—学生发展导师—朋辈教练”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提供贯穿大学全过程的全人发展指导。 为了鼓励和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港科大(广州)于2024年6月首次推出本科生科研“五个一”计划,由一位教授全程指导一名本科学生,组队开展一项科研课题,进入一个实验室接触先进科研仪器设备,项目完成后通过各种形式产出一项科研实践成果。全校有70%本科生参与此项目。 2025年,学校全新推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探索者”本科生科研计划,鼓励学生主动联系教授,通过自主选题开展实践研究,为本科生打造科研自由探索的空间。通过师生协作,激发青年学子的科学探索热情与创造性思维,提前培养具有前瞻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 硕博新增MBA+等6个项目 在硕博教育方面,港科大(广州)今年将新增6个项目。其中,授课型硕士项目包括智能制造(理学硕士)、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理学硕士)、计算艺术(艺术硕士)。研究型硕、博项目则有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哲学硕士、哲学博士),MBA项目为创新创业工商管理(MBA+)。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港科大(广州)的授课型硕士项目创新性地构建了“学术+实践”双主线培养模式,重视实践,为所有学生提供在行业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实习机会。 港科大(广州)硕、博士项目均属境外硕博士学位教育,采取自主招生、申请审核制,录取标准不低于香港科技大学同类专业在香港地区的录取标准。学生完成学业并达到毕业要求后,将获颁香港科技大学的学位证书。 本科新增4个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致力于探索新材料和改进现有材料,推动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培养具备跨学科融合思维和智能技术应用能力的新一代材料科学家与工程师; 机器人工程:聚焦机器人领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培养胜任机器人及具身智能等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教育教学、工程管理等工作的新一代机器人领域人才; 金融科技:致力于推动科技赋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培养拥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金融科技人才;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涵盖芯片设计、制造与应用,半导体器件与材料,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EDA)等领域。 硕博新增6个项目 智能制造(理学硕士):致力于培养智能设计制造、传感检测、数据分析与控制等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通过学科交叉创新,为学生提供设计、管理和优化等智能制造流程与系统所需的全面技能与知识; 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理学硕士):旨在培养能够引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课程体系突出“双碳+金融”特色,聚焦能源革命、产业转型、绿色金融、碳市场等关键领域; 计算艺术(艺术硕士):将在计算媒体和艺术的关键领域提供系统性技能训练,如AI艺术、创意编码、3D动画、游戏设计、虚拟和增强现实等。 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强调理工科与人文社科的深度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涵盖低碳技术、碳中和政策、绿色金融与经济、AI+等多个领域,将培养一批胜任“双碳”工作、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精尖缺”复合型人才。 创新创业工商管理(MBA+):突破传统工商管理培养框架,通过项目式实战训练,以及AI、金融科技等某一“X”领域的学习,培养学生风险投资和创业设计思维能力,使其成长为兼具专业深度和跨界视野的新一代企业家、投资者和商业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