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8: 广州新闻
  • 话剧《陈复》3.0版即将上演

    信息时报讯(记者 蔡慕嘉)“走进剧场,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革命烈士陈复的壮丽人生。舞美设计很特别,光影视听效果引人入胜”“故事很感人!之前我对陈复的事迹并不了解,但看完这部话剧后,就蛮有兴趣去搜集有关陈复的历史故事阅读,深入了解这位革命烈士”……本月初,话剧《陈复》2.0版在广东艺术剧院上演,掀起观演热潮,广受好评。记者获悉,回应观众呼声,话剧将于3月24日~27日、4月14日~18日举行新一轮公演,并将给观众带来3.0版。 2.0版月初开演,掀起观演热潮 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话剧《陈复》,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的重磅剧目,于3月初在广东艺术剧院上演。 该剧以曾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的革命烈士陈复为原型,以其“志在复兴”的25年人生历程,通过艺术化的舞台呈现,再现一位出身优越却心系苍生的热血青年为信仰献身的动人故事,为羊城红色文化传承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话剧《陈复》的创作始于红色短剧《哭子复》。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的展演节目之一,短剧《哭子复》在木棉花盛开的时节走进学校、社区、街道、纪念馆、博物馆,深受好评、感人至深。同年,在《哭子复》的基础上扩充创作,话剧《陈复》应运而生,在2024年9月上演时,震撼观众。今年3月初,经过打磨提升后,话剧《陈复》以2.0版的全新面貌再度与观众见面,收获好评无数。2.0版采用双男主叙事结构,从父子情切入,通过陈复与父亲陈树人既相承又有别的思想主张,铺陈出一幅革命年代中国式父子情的独特画卷。剧中最后一幕,当陈树人得知儿子牺牲噩耗,挥毫写下感人至深的《哭子复》,“革命至情能似此,已非吾子是吾师”等诗句以投影形式呈现舞台,催泪至极。 “一次比一次更好。”看完话剧,陈树人的孙女陈静芬动容地说。陈树人的外孙凌志新则在观演后,和剧中陈复的扮演者戴超相拥而泣。 3.0版将上演,计划演出超30场 从20分钟的短剧到75分钟的话剧1.0版,再到90分钟的2.0版,在小剧变大剧的过程中,主创团队多次举行创作研讨会,听取各方意见与反馈,对剧作进行打磨提升。边演边改,常演常新。据了解,在下一轮公演中,话剧《陈复》3.0版也将亮相。 陈复的饰演者戴超表示,自己在话剧《陈复》的一场场演出中不断成长,“陈复的三次人生抉择,一次比一次艰难,却一次比一次坚定。”戴超坦言,塑造角色时最受触动的是陈复“敢想敢为”的青年志气。 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文化品牌的重要成果,话剧《陈复》既是对广州本土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也是对新时代文艺创作使命的积极回应。该剧通过舞台艺术形式让历史“活”起来,让信仰“燃”起来,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城市血脉。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将打造“红棉剧说”品牌,推动话剧《陈复》市内巡演,计划演出超30场,覆盖全市11个区,并以沉浸式戏剧快闪形式走进海珠区的陈复烈士红色文化街区,让陈复烈士的革命事迹为更多人所知晓。 人物档案 陈复,字志复,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之子,1907年生于广州。陈复自幼受民主革命思想熏陶,后投身革命宣传事业,25岁英勇就义。 3.0版增加“父子论画”戏份 该剧总导演赵国栋透露,话剧《陈复》3.0版是主创团队在收集二轮公演观众意见后进行调整修改的版本。相较于此前的版本,3.0版的舞美、人物、故事都有升级。“在舞美设计和视觉呈现上,融入了岭南元素以及陈树人的著名画作,这一版的风格会更偏写实。(我们)也希望观众走进剧场,能看到这部剧具有我们广州的符号、元素,感受到这是我们广州本土的出品。” 在剧情和台词方面,3.0版反复打磨,旨在让陈复人生中三次重要抉择背后的动机更加合理,让观众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陈复的行为改变、心理活动和思想升华。在故事情节上,3.0版本还新增“父子论画”的戏份,丰富陈树人的角色形象,凸显父子之间的情感,强化不同抉择下的戏剧冲突,进一步解构“革命至情能似此,已非吾子是吾师”内涵。

  • “英雄花开英雄城”大篷车开进黄埔

    信息时报讯(记者 王铄仪 通讯员 埔宣)昨日,“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大篷车巡展黄埔专场活动在长洲岛辛亥革命纪念馆东广场举办。 活动现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大篷车”旗帜传递交接至黄埔区。随后,大篷车满载精彩的文艺节目接连登场,原创快板《“湾顶明珠”黄埔赞》点燃现场气氛,《扶胥恋歌》流淌岭南情韵,《全运来四方》《欢迎你到黄埔来》通过歌舞的形式向四海宾朋发出“英雄城”的诚挚邀约。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一场“英雄故事会”。来自广州博物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和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讲解员动情讲述革命先烈故事,现场观众深受触动,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来自广州黄埔区的“埔公英”百姓宣讲员,聚焦时代变迁、基层治理展开主题宣讲,提振黄埔高质量发展精气神。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中国邮政广州分公司、信息时报社等单位在现场设置了特色展位,市民争相体验趣味集章、转盘抽奖、版权咨询和以书换书等活动。 “搭”上流动的大篷车巡展,黄埔海关、长洲街道等职能部门也到场,向群众提供生物安全、反走私、禁毒、消防安全等一站式咨询服务,将红色文化宣教与惠民服务有机融合。活动当晚,现场还开展红色电影公益展映活动,吸引不少街坊观影。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黄埔还将持续开展“红棉之心”“红棉舞台”“红棉研习”和“红棉课堂”等六场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其中,“叶挺特色课堂”今年首次亮相广州,将于3月22日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红棉舞台”开展沉浸式主题党课;“红棉研习”活动将组织师生代表前往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并远程连线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中央苏区红军学校纪念馆,通过“云参观讲解”“云红色故事讲述”开展红色文化宣传交流。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广州新闻
  • A4: 世界睡眠日
  • A5: 广州新闻
  • A6: 经济能见度
  • A7: 经济能见度
  • A8: 广州新闻
  • A9: 广州新闻
  • A10: 综合新闻
  • A11: 财经
  • A12: 家电/通信
  • A13: 家居
  • A14: 地产
  • A15: 天天福彩
  • A16: 公益体彩
  • Z1: 工商广告
  • Z2: 工商广告
  • Z3: 版花广告
  • Z4: 信息时报
  • Z5: 信息时报
  • Z6: 信息时报
  • Z7: 信息时报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