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段亚雄 通讯员 莞教宣
6月19日,教育部正式复函广东省,同意设立大湾区大学。这所由广东省领导和管理的公办普通本科学校,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首批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等5个普通本科专业,该校计划今年在广东招收80名学生。
具备显著的科教与地理优势
根据规划,大湾区大学设有松山湖和滨海湾两大校区,总用地约2000亩(1亩=666.67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逾100万平方米。其中,滨海湾校区位于虎门大桥附近;松山湖校区于2021年奠基,2024年投入使用,背靠大科学装置群,具备显著的科教与地理优势。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教和产业创新优势,该校致力于践行新时代“大学+大科学装置(高端科研机构)+科技龙头企业”发展战略,力争形成服务湾区、辐射全国、享誉全球的影响力。该校以“理工科、小而精、新型研究型”为办学定位,学科布局把握科技前沿以服务国家战略,注重基础与交叉以支撑长远发展,在数理科学、物质科学、信息科技、先进工程、生命科学、金融管理等领域先后组建学院,形成了以具有显著优势的数理学科为支撑,以具有强交叉特征的物质科学为核心,以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通信、机器人等前沿学科为牵引的学科建设特色。
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和青年科学家
大湾区大学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面向全球招募顶尖学者和青年科学家。该校的教研人员来自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目前,学校已初步组建了一支由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和海内外知名教授,以及极具潜力的青年人才组成的核心师资团队,并设立与国际接轨的教研体系。未来,学校将持续引进世界一流学者,构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学术环境。
该校计划今年在广东招收80名学生。据悉,该校首批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业工程等专业;拟开设人工智能、智能计算、未来机器人、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等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该校实行以4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支持跨学科辅修与海外交流,鼓励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实践与企业实习。按照“入学不分专业”的方式,学生自第二学年起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为个性化成长与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