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是只有高考,他们“闯”出独属自己的成才路
□A02~A03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林茹彬 对于大部分高考考生而言,普通高考是进入高校的主要途径;但也有一些考生不走寻常路,他们通过五大学科竞赛获奖、艺术类和体育类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成功进入著名高校。近日,记者采访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过获得物理全国竞赛金牌被北京大学录取的陈嘉航、通过游泳项目成为高水平运动员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广东实验中学学生张芯瑜,以及在广东省高考舞蹈统考中获得第6名好成绩的谢梓薇,听他们分享自己的成才路。 斩获物理竞赛金牌的华附学子陈嘉航: “对物理的纯粹热爱是坚持的最大动力” 3个月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应届毕业生陈嘉航已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开始崭新阶段的学习。这名2025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得主,通过北京大学“卓越计划”被提前录取。从初中奥班起步,到高中物理奥班,再到物理奥赛省队队员、物理奥赛国赛金牌获得者,陈嘉航的成长轨迹为竞赛学子提供了鲜活样本。 纯粹热爱是最大动力 走竞赛生升学路径的学子需要长时间浸泡在竞赛题海中,为什么能耐得住这种“枯燥”?陈嘉航认为,对物理的纯粹热爱是坚持的最大动力。这名新晋物理奥赛全国冠军描述物理学习时,语气中透露着对物理的热爱,“当我徜徉于物理知识的浩瀚海洋时,我常常能感受到方程里蕴含的简洁美感,也会为大自然展示出来的多彩现象而喜悦,这种喜悦使我在学习物理时内心总是充满动力。” 陈嘉航还提到,在备战奥赛期间,他会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在学完一轮知识点后,总会重新归纳理论框架,订正完错题后也会闭卷从头重新做一次,争取不在同一地方多次跌倒,这些都是提高竞赛知识掌握程度的方法。” 除了自身锲而不舍的努力,陈嘉航还表示,家人、学校和同学的帮助和陪伴也是关键,“不论是生活中的后勤支持还是心理上的鼓励,他们的支持都令我没有后顾之忧,将心血投入在最重要的地方。” 华附提供全面的帮助 多年来,华附培养了一批批五大学科竞赛全国金牌选手,华附在竞赛生培养上已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 “初中和高中三年,我得到了华附全面的帮助。”陈嘉航坦言,母校的培养在他的成才之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时,我的班级是4个奥林匹克特长班之一,高中有幸考入物理组,继续在奥班学习竞赛。这6年得到了华附全面的帮助,为我全力争取竞赛奖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他认为,华附为竞赛生提供了弹性的学习安排,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测试专题范围都可以由学生相对自由地选择。此外,华附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实验设备,都为竞赛生专心学习提供了保障。 此外,陈嘉航还提到了华附的竞赛教练,“华附有不少经验丰富且敬业的竞赛教练,教练在我制定学习路线时给予了很多指导意见,当遇到疑惑时会尽力解答问题,也能从各种渠道获取优质的竞赛模拟卷,让我在全方位的训练中增长实力。” 屏蔽干扰的专注能力不可或缺 作为已被北大录取的竞赛生,陈嘉航为正准备物理竞赛的学生提出建议,“首先要有做好长期规划并付诸行动的能力。物理竞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物理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要搞好竞赛必须要长时间练习。如果想保持高效学习,就必须合理分配学习任务,掌握合适的学习节奏,因此做长期计划的能力和行动力不可或缺。”陈嘉航还提到,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竞赛生也要学会合作和用好身边一切资源。“我们在做题时总会遇到无法理解的推导过程,为避免在这上面浪费精力,我们可以先思考一定时间,确定自己不清楚答案后积极询问竞赛教练或身边同学。通过讨论我们不仅能解决疑难问题,还可以了解不一样的视角方法,丰富自己的解题武器库。” 最后,陈嘉航认为竞赛生必须具备屏蔽外界干扰的专注能力,同时要有丰富的积累,“竞赛很消耗脑力,我们有限的注意力显然不能满足繁杂事项的需求。而且竞赛考察范围巨大,只有积累足够才可以在面对任何复杂多变的题目时找出应对策略。” 勇夺省舞蹈统考第六名的广雅舞者谢梓薇: “榜样的力量是我前行路上的重要支撑” 在已经结束的广东省高考舞蹈统考中,广东广雅中学舞蹈特长生谢梓薇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稳定的发挥,取得了全省第六名的成绩,向着心仪的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迈出坚实一步。她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她三年不懈坚持的努力与学校特色培养共同作用的结果。 初二那年,谢梓薇第一次走进广雅中学,就被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底蕴所吸引。在清佳堂明亮的舞蹈室里,目睹学姐们翩然起舞的瞬间,一个强烈的愿望在她心中萌芽:“这就是我想去的地方。”凭借对舞蹈的热爱和潜力,她被舞蹈团的老师选中,成为广雅高中弘毅级组的一员。高一时,她在学校公众号看到舞蹈团学姐江羽宁取得统考第七名、圆梦华南师范大学的报道。这则消息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她的方向。“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她一样优秀该有多好。”谢梓薇坦言:“榜样的力量是我前行路上的重要支撑。”广雅中学为特长生提供的均衡发展平台,让她得以在追求艺术梦想的同时,不放松文化课的学习。 从踏入高中校门起,谢梓薇就明确了走舞蹈艺术道路的决心。在广雅舞蹈团,频繁的演出和比赛机会是宝贵的实践课堂。每一次登台,都加深了她对舞蹈的理解与热爱。备战艺考的半年集训期,是她专业道路上最严峻的考验。为了达到最佳状态,她经历了严苛的形体管理,体重下降了十公斤。“不仅饮食要严格控制,软度、技巧、体能、剧目……各种高强度的训练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几乎填满了每一天。”她清晰记得训练中的疲惫与酸痛。然而,正是这份源于心底的热爱与坚韧,支撑她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最终在省统考中脱颖而出,取得第六名的优异成绩。 作为舞蹈特长生,谢梓薇的文化课起点相对较低,入学之初她甚至担心“跟不上大家的脚步”。正是如此,促使她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格外努力。面对理解上的困难,谢梓薇选择“笨鸟先飞”:课上没听懂的,课后一遍遍琢磨;遇到难题,积极向老师请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解答。”进入高二分班后,她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文化成绩稳步提升,甚至两次获得全班第一,平时成绩也稳居班级前列。 高效的时间管理是她平衡专业与文化的关键。谢梓薇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苛:每天最早起床,最晚入睡。高二最紧张时,为了挤出更多学习时间,她常常牺牲午餐,仅从小卖部买个面包就直奔自习室;下午放学后,为了配合艺考保持体形,她不吃晚饭,也不去操场放松,而是直接留在自习室学习到晚自习开始。正是这份近乎极致的自律,让她在专业与文化两条赛道上都跑出了好成绩。广雅中学灵活弹性的课程安排和老师们提供的额外辅导,也为她实现“双赢”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顾在广雅的三年,谢梓薇多次强调,老师们的深切关怀和悉心教导是她能够坚持下来并取得进步的关键力量。舞蹈团的指导老师谭堃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谭妈”。在谢梓薇心中,谭老师不仅传授专业技艺,更如母亲般关心着每个团员。文化课老师的支持同样不可或缺。艺考集训归来后,她的文化成绩一度下滑。班主任吴浩以其特有的幽默和乐观,一次次开导她,成为她重要的“减压阀”。“每次和吴老师聊完天,心情都会豁然开朗。”高考冲刺阶段,她擅长的数学成绩出现波动,数学老师瑞丽细心为她分析试卷,找出问题所在,并给予温暖的鼓励。谢梓薇表示:“正是这些师长们的力量,一次次带我走出低谷,为我点亮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