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高考,他们“闯”出独属自己的成才路
广雅中学舞蹈特长生谢梓薇分享成才路上的心路历程

夺得省舞蹈统考第6名的谢梓薇。
受访者供图

成功“游”进北大的张芯瑜。
信息时报记者 林茹彬 摄

“游”进北大的省实游泳健将张芯瑜:

“愿意坚持做一件事,想放弃时能自我激励”

凭借在游泳项目中多年的不懈拼搏和优异成绩,广东实验中学高三学生张芯瑜以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被北京大学录取。这名从幼儿园开始接触游泳并一直坚持的姑娘,用十多年的坚持和汗水,成功“游”进北京大学。

“坚持”是最强大的内驱力

从小学习游泳的孩子很多,为什么她能成功“游”进北大?张芯瑜毫不犹豫地将之归功于自己拥有“愿意坚持做一件事,想放弃时能自我激励”的自身特质,也是她取得优异成绩的强大内驱力。这份坚持并非一帆风顺,尤其在疫情期间遇到了严峻考验。居家隔离导致训练中断,病后身体机能下滑,面对恢复期的低迷状态,“放弃”的念头曾强烈地冲击着她。“练了这么多年游泳,慢慢地就培养出我不服输的性格。”张芯瑜回忆道,“既然之前能一步步练起来,那我一定能再练回去。”正是这份深植于心的韧劲,支撑她最终跨越了难关。

“支持”是最坚定的助推力

张芯瑜坦言,冲击北大的目标并非很早就确定下来。她表示,直到高三上学期,与家长和教练王友准反复沟通后,才最终明确选择通过高水平运动员的路径冲刺北京大学。“此前我都没有明确地选择体育单招还是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也没有想过去什么学校。”她真诚地说,“最后能被北大录取,真的很感谢学校、教练和妈妈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由此可见,学校、教练和家人的“支持”是张芯瑜一直坚持游下去的最坚定的助推力。

教练王友准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水哥”,在张芯瑜的成长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水哥”不仅细致指导每个人的技术细节和改进方向,更是队员信心的源泉。“我来省实前没有那么自信。”张芯瑜说,“他每次都会鼓励我,让我要带着‘王’的气势上场。”此外,“水哥”也非常关心队员的学业,会了解其学习水平并与任课老师沟通,让队员安心练习之余,文化课的学习也不会落下。

“支招”学弟学妹专注当下

一路走来,张芯瑜深知体育升学路上的挑战与迷茫。她提到,高三时身边选择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路径的同学很少,训练与学业的双重压力下,常会遇到“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迷茫。“这很正常,”她以平和的语气分享心得,“从结果回看,当时让自己迷茫的事对整个过程而言真的微乎其微,顺其自然就好。”

对于学弟学妹,她的建议清晰而务实,“专注当下”。遇到瓶颈就持续寻找问题,无法独自解决则多与教练、老师或队友交流,找到症结后便一点点解决。“做到自己能做到的,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她强调,高中乃至整个学习生涯是“慢慢了解自己”的过程,“了解得越清楚,你的选择会更适合自己。”

“一切皆有可能”和“尽人事,听天命”是张芯瑜对这段升学历程的总结。因为“一切皆有可能”,她从幼儿园坚持至今,最终十多年的坚持结出硕果。“尽人事,听天命”的好心态让她扛住了所有压力,最终成功“游”进北大。